辅助功能设置

文字大小

色彩设置

单色 柔和色 dark

阅读工具

底部遮盖 标尺

文章

深度报道书籍

国内篇


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是一种介于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之间的文学样式。台湾把报告文学叫做”报道文学”,即用文学的眼光和方法报道新闻事实,比”报告文学”的定位更准确。

报告文学讲求深入采访。非虚构文学作品的真实与客观,让报告文学的作者们需要通过采访获得生动细节和写作素材,首先是”报道”,其次才是”文学”。

许多报告文学的作者都是资深记者,有作家曾主张:写报告文学,“六分跑,三分想,一分写”。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报告文学是调查报道的加强版,除了大量深入的采访,它们有着更生动的人物刻画,更巧妙的谋篇布局,更深远的立意。

新闻不但是历史的记录,更是历史的一部分。作为深度报道记者,我们都在试图超越“新闻只有一天的生命力”,追求更大的影响。


《唐山大地震》钱钢

《唐山大地震》是当代中国反映重大自然灾害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大量真实的史料、大批珍贵的历史图片以及作者深沉的反思与追问,使得本书成为报告文学的经典之作。

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是迄今为止四百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造成了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导致一座重工业城市在瞬间夷为平地,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亿元以上。作者当年曾赶赴唐山参加抗震救灾活动,亲身经历了这场灾难,地震发生地河北唐山犹如经受了战争般的劫难。

事后,作者以十年的时间不懈地追踪访谈,经过缜密的整理和分析,以其亲身经历和感受全景式地记录了这场大地震和大灾难中的人们,并追溯地震前后扑朔迷离的事实与现象。这本书不但曾获中国优秀报告文学奖,更被列为香港中学语文课的教材。美国康奈尔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也都将此书列为中国文学作品的推荐读物,是当代中国报告文学的经典作品。


《大国寡民》卢跃刚35147SNvXfX_n

这部长篇报告文学,是从1988年4月26日晚,一个叫武芳的女孩遭施暴并被浓硫酸毁容毁身的惨剧说起的。多人参与施暴,集体围观不救,司法机关办案不力、开脱罪犯,案件久拖三年不决,只因涉及一个副市长的二公子和陕西”精神文明”典型烽火村。武芳忍受强烈的身心痛苦,以超常的毅力,八年不懈伸冤。

这还不是故事的全部,作者高明的地方在于,用这桩悲剧和艰难曲折的判案过程揭开了一段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历史,从武芳案追踪到烽火村四十余年的过去,其中包括烽火村在“大跃进”中虚报粮食产量、唬弄上级领导的黑暗“发家史”。

作者卢跃刚是中国青年报高级记者,他在该书前言中写到的这段话或许能给予每个深度报道记者以启发:

“一个村庄发生一起刑事案件甚至一起重大的刑事案件,没有什么了不起,任何一个村庄都有这种可能。烽火与其他的村庄不同的是,它有一个非同小可的人物,有一段长胜不衰的历史,一个人和一段历史在这块土地上营造出了一种特殊的气氛,这种气氛酿成了武芳的悲剧,居然能把如此重大恶性又如此简单明了的案件的情节和细节瞒住,并决定了武芳案的现状。仅仅把眼光盯在案件上——虽然搞清楚案件的来龙去脉是头等重要的事,仅仅去追踪犯罪动机并对犯罪原因作出一般性的社会解释——虽然犯罪动机和社会原因的探寻是武芳案重新调查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武芳案来说,显然是不够的。”


《中国农民调查》陈桂棣、吴春桃342ac65c10385343bae7938a9313b07eca808874

这是一部批露中国农村的种种现象以及农民沉重负担、透视中国农民问题的文学作品。作者陈桂棣夫妇耗时三年,遍访安徽乡村,深入调查,访问了从中央到地方一批致力于农村改革的有识之士、专家教授和党政要员,收集的材料和废弃的手稿,几近等身。该作品依据大量第一手材料,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存状态,披露了曾惊动中央的几起重大涉农案件,揭示了农民负担过重的种种原因,以及农村税费改革的艰难过程。


Screen Shot 2015-03-25 at 7.48.52 PM《人妖之间》刘宾雁

《人妖之间》是已故著名记者刘宾雁揭露上世纪贪污腐败的报告文学作品,围绕黑龙江当时特大贪污案的主角王守信展开。王守信是黑龙江宾县燃料公司经理兼党委书记,她从1971年11月到1978年6月贪污款物约50万人民币,于1979年10月被法院判处死刑,次年2月被执行枪决。作者在案件破获三个月之后到宾县采访王守信案,随后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人妖之间》,引起巨大反响。

当时,官方媒体发表长篇通讯报道此案,但这些报道都将焦点集中在王守信个人身上。《黑龙江日报》发表《十年浩劫的一个侧影》,将王守信说成是“四人帮余孽”;《人民日报》的长篇报道将王守信定为大贪污犯。刘宾雁则以王守信为引子,揭露了各地领导互相勾结、以权谋利的腐败网络。作者曾说到:“任何一级党委或社会科学部门,都没有人来到宾县研究社会,研究党的组织,从客观实际中找寻病灶。这就是我决定采写《人妖之间》的原因。”


调查报道经典案例

《记者如何深入:深度报道精英的职业意识与报道策略》张志安

《报道如何专业:关于深度报道的精英访谈及经典案例》张志安

《潜入深海:深度报道30年幕后轨迹》张志安

《后台》(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南方周末

《冰点故事》

《南方周末特稿手册》 杨瑞春、张捷


国内经典深度报道

《南方周末》:山西“割舌事件”真相调查

《财经》杂志:银广厦陷阱

《财经》杂志:谁的鲁能?

《三联生活周刊》:李真:秘书的权力

央视《新闻调查》:阿文的噩梦

翟明磊:千里追踪希望工程假信

上官皎明:邵氏“弃儿”

王克勤:

  • 《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
  • 《河北定州血案调查》
  • 《邢台艾滋病真相调查》
  • 《山西黑煤矿矿主打死“记者”的背后》
  • 《山西疫苗乱象调查》

罗昌平:

  • 李薇案一角
  • 公共裙带

 

您可以根据知识共享协议条款免费转载这篇文章

转载


阅读更多

GIJC 侧记 GIJC23

#GIJC23 侧记:危险者的聚会

“如果把这两千多个人都消灭了,全世界的独裁者应该会睡个好觉。”在 GIJC23 现场,我们一直开这样的“地狱玩笑”,却又如同另类的集体心理诊疗。自由作者邹思聪在这篇侧记中讲述了三位俄罗斯流亡记者的故事——他们虽然再也无法回国,却在异乡坚持报道、建立生活。

GIJC 侧记 GIJC23

#GIJC23 侧记:哪怕空间再小,也不要停止做事

在参会之前,于月想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哪些同行和我们一样处境艰难,又是怎样克服?在听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分享后,她觉得哪怕空间再小,也不要停止做事。

GIJC 侧记 GIJC23 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GIJC 侧记:残缺的数据,模糊的面孔,天秤倾斜的判决——从女性杀戮报道说起

如今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报道?在影响力如此受限的当下,我们究竟如何定义和看待“impact”?在报道杀戮女性的分享中,独立记者易小艾找到了部分答案:有些记录,若没有留下,真的会丢,若还有一些力气,就一起守住每一个留下记录的可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