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功能设置

文字大小

色彩设置

单色 柔和色 dark

阅读工具

底部遮盖 标尺

文章

主题

一分钟搜出“水分文凭”

钱钟书小说《围城》的主角方鸿渐在欧洲游学,不务正业。临回国,为给出钱供自己读书的家人一个交代,花了三十美金,向一个爱尔兰酒鬼买了一张美国“克莱登大学”博士学位证书,全名“克莱登法商专门学校函授班博士”。

在首届亚洲深度报道大会上,人气爆高的BBC互联网研究专家Paul Myers介绍了一招社交媒体搜索小技巧,帮你找出“克莱登大学”毕业的“方鸿渐们”。

深度君会在下文用深沉的语言配上图文解说,向大家展示Paul的搜索技巧和所举的例子。

如果你心中也有一所让你疑惑的“克莱登大学”,不妨也动动手,看看有啥发现:

锁定你的“克莱登大学”

Paul以美国一所名叫Almeda University的大学(又叫Almeda College、Almeda College & University……后简称A大学)为例。

640

A大学提供学术课程和远程教育。但是所颁发的文凭没有获得美国教育部的学术认证。

也就是说在美国拿着这间大学的文凭找工作,雇主是不会认的。一些人习惯称之为“野鸡大学”。

深度君发现2006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小城那不勒斯(Naples)有两名警察拿着A大学的学位证书申请佛州政府的加薪项目,结果州政府不认A大学学位,将二人炒鱿鱼。两名警察经过漫长的三年官司,最终恢复职位和补偿。律师的辩护理由是他们申请加薪时,未能检验出A大学学位无效是单位失职,而非警察本人的过错。

既然 美国人普遍不认A大学的证书。那在外国如何呢?

Paul 想看看印度有哪些人拿了A大学的证书。于是他打算搜一下领英的印度网站,看看哪些人公开称自己是A大学毕业的。

在谷歌搜索地址栏输入:
“almeda university” site:in.linkedin.com

640-2 

说明:

“almeda university” —> 在谷歌输入”XXX”,谷歌仅会搜索与引号内完全匹配的结果。

site:in.linkedin.com —>在谷歌输入 “site:+网站地址” 告诉谷歌缩小搜索范围,仅在领英网站搜索内容。这里Linkedin的网站前面加上了in.,限定是搜索领英在印度的网站。(领英中国是前面加cn,即cn.linkedin.com)

告诉谷歌:在领英印度网站搜索简历上出现A大学的人。

按回车,出现了一连串名字。第一个Sasi先生(后简称S先生)出现了多次”Almeda University”。不如打开看一下吧!

640-3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位S先生的职业照和关键背景介绍。

他是印度一家能源工程公司的副主席。之前从事的工作也都是能源领域。朋友不少,已经500+了。最新的教育背景是毕业于印度一家叫石油能源研究的大学。

继续往下看。到教育背景一栏,目标A大学出现…

640-4

从S先生自己填写的资料来看,他从2000年开始在A大学进修四次,获得了市场营销MBA学位、项目管理管理学学士学位、电子工程硕士学位。他花了八年时间攻读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根据描述,他已经完成了毕业论文,经过美国认证(the US attestation),即可获得博士学位。

如果还记得深度君在一开始的介绍,你大概会得出和深度君一样的结论:S先生花了14年拿到了三个在美国找不到工作的学位证书,还有一张永远“在路上”的博士学位证。

可是,如果是对A大学完全不了解的人呢?

问题来了:我可不关心远在印度路人S先生文凭硬不硬气。作为调查记者,我怎么靠它找新闻呢?

联合国如此高大上,招人那一定是火眼金睛。要不看看为联合国工作的人里面会不会也拿着A大学的文凭吧!

让我们回到谷歌重新搜索:

这次搜索的是:
“almeda univesrity” “United Nations” site:linkedin.com

告诉谷歌:在领英网站上搜索同时出现A大学和联合国信息的人

回车!

出现一批A大学毕业的联合国高级人才。

640-5

第一个是联合国的安全顾问。看起来很酷,点开看看吧。

下面就是这位Bosko 先生(后简称B先生)的领英页面。

640

照片也很帅气。B先生曾在国际红十字会(ICRC)和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SCE)工作。后来在联合国阿富汗支助团(UNAMA)工作。

我们来看看B先生的教育背景。



B先生90年代在克罗地亚的大学读了新闻专业,2001年开始在A大学进修培训和领导的学士课程,然后继续在A大学进修国际关系硕士课程。

栗子举完。Paul传授的小技巧你掌握了没?

请注意:S和B先生并不等同买文凭的方鸿渐。因为A大学仅是未获得学术认证,但并不代表不合法。而且说到底,这一纸文凭的水分究竟多大,无法靠一分钟的搜索找出答案。需要有好奇心的你追踪深挖。

一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就靠个人啦。

 

您可以根据知识共享协议条款免费转载这篇文章

转载


阅读更多

GIJC 侧记 GIJC23

#GIJC23 侧记:危险者的聚会

“如果把这两千多个人都消灭了,全世界的独裁者应该会睡个好觉。”在 GIJC23 现场,我们一直开这样的“地狱玩笑”,却又如同另类的集体心理诊疗。自由作者邹思聪在这篇侧记中讲述了三位俄罗斯流亡记者的故事——他们虽然再也无法回国,却在异乡坚持报道、建立生活。

GIJC 侧记 GIJC23

#GIJC23 侧记:哪怕空间再小,也不要停止做事

在参会之前,于月想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哪些同行和我们一样处境艰难,又是怎样克服?在听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分享后,她觉得哪怕空间再小,也不要停止做事。

GIJC 侧记 GIJC23 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GIJC 侧记:残缺的数据,模糊的面孔,天秤倾斜的判决——从女性杀戮报道说起

如今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报道?在影响力如此受限的当下,我们究竟如何定义和看待“impact”?在报道杀戮女性的分享中,独立记者易小艾找到了部分答案:有些记录,若没有留下,真的会丢,若还有一些力气,就一起守住每一个留下记录的可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