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功能设置

文字大小

色彩设置

单色 柔和色 dark

阅读工具

底部遮盖 标尺

文章

卧底黑餐馆,新京报记者深挖网络外卖乱象

八月上旬,《新京报》一连发表十四篇有关网络外卖平台管理乱象的独家系列报道,三天内逼得百度、美团、饿了么三大平台数十家无证违法商户下线,北京食药监局宣布调查三大平台。

网络订餐平台上店铺无证经营、严重违反食品卫生条例等问题,今年先在央视315晚会曝光。央视的报道引起了舆论讨伐,网络订餐平台高调整改,但成果不彰,许多无证店铺重回外卖平台,如常经营。

六月起,《新京报》共派出十四名记者,卧底多家外卖店铺,调查这些店铺生产餐饮、登上外卖平台的内幕。

经过两个月的实地调查, 《新京报》在8月8日凌晨首发两篇重磅调查,揭露有像素小区内藏近百家无证餐馆,堂食区和厨房卫生条件恶劣,而这些餐馆都通过PS或买假证入驻外卖平台,有的甚至挤进推荐商户之列。

近中午,第三篇报道发出,称百度、美团、饿了么三大平台已作出回应,对先前报道涉及商户全部下线,并承诺展开全面排查。12时许,北京食药监工商等部门介入,查处关闭像素小区无证餐馆。下午,《新京报》再曝百度外卖黑幕,其主打特色——“生态厨房”实为统一外卖配给站,给多个品牌商户提供同样的菜品,使用过期食材,员工严重违规操作。

8月10日百度外卖16家配送站被关闭,食药监局表示将立案调查三大外卖平台。

Picture1

《新京报》报道页面

针对此次《新京报》调查,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周海燕教授评论道,报道之所以引起了这么大的关注,一方面因为话题本身涉及食品安全,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当下中国调查性报道稀缺的困境。“如果放在5年前,这只是都市报常见的调查内容之一,今天,它的引发关注恰恰说明更多本应出现的调查性报道已在严峻的传媒环境下胎死腹中。”

而在如此环境之下,《新京报》如何逆流而上,这次调查有何特点?

toilet

来源:新京报

一、调查人手多,收集证据全面。

位于五环外的北京像素小区,高楼林立,人口密集。北区居住区11栋楼的底层容纳了102家大小饭馆,73家在外卖平台上,坊间称作北京“外卖村”。为调查这些餐馆的经营情况,《新京报》记者应聘了9家餐馆的服务员、杂工。在这些餐馆的后厨,记者记录下了一幕幕让人震惊的画面:工人在厕所里洗菜,在垃圾桶上串烤串,有的拖把碗菜同池洗,用过的一次性碗筷随便清洗后再次利用。调查百度外卖的记者则卧底于百度外卖配送站,拍下了夜间配送车卸货、后厨帮工用剪刀拌饭、使用过期变质的食材。系列报道详尽有力,辅以大量照片和视频,带给读者最直观的冲击。

二、调查时间长,实地调研深入。

《新京报》此次调查历时两个月,记者除了到黑餐馆卧底打工,还耗时寻找百度外卖自称“生态厨房”的16家供货配送站。

这些厨房分布在北京多个人口密集的城中村,为好几个线上品牌店铺统一配送成品菜。 它们或无证无照,或与其他店铺共用一个营业牌照和企业登记信息,或隐身于其他餐饮店铺之内,没有独立的门面招牌。因此, 追查这些厨房的地址极费工夫。即使有“百度外卖骑士”之称的外卖送货员也往往找不到取货地点。

baiduwaimai七月初,某外卖用户向新京报记者爆料,他用了两周时间才找到一家名叫“17饭”的外卖品牌所在的四惠店厨房,该店地址与网上显示不符,且该厨房还同时生产其他品牌的外卖。《新京报》记者随后花了三天,找到隐藏在城中村里的另一家“17饭”厨房,同样与网上店址相差甚远。多路记者最终花了近两个月时间,锁定16家厨房的位置。同时,通过长时间卧底其中三家厨房,记者挖掘出关于百度外卖仓储管理系统,配送流程,菜品来源等具体信息。百度外卖厨房的整个生产与运营过程被完全起底。

三、巧抓报道时机,紧跟事件进展

从8月8日至10日的三天内,《新京报》反应迅速,紧跟事件进展,以大约平均每天五篇报道的速度,把握报道时机和舆论热度,驱使官方行动。

凌晨首文曝光北京“三无外卖村”,三个暗访拍摄的视频紧随其后,展示了“外卖村”无证餐馆令人咋舌的厨房卫生环境和餐饮生产过程。到早上11点左右,三大平台作出回应,新京报迅速跟进。下午,先有食药监局查处“外卖村”无证餐馆的行动的报道,而后另一篇重磅直击百度外卖16家“生态厨房” ,揭露其管理混乱、审查缺失、以及主导虚假经营。随后两日连续发表社论,指责监管部门失职,质疑外卖平台诚信。9日百度“生态厨房” 全部下线,食药监局表示将立案调查。10日跟进报道食药监局与外卖平台负责人的约谈会。会后食药监局新闻发言人表示今后将主动接受媒体监督,并要求各平台用“洪荒之力”整改。

截至发稿,《新京报》又曝光了美团、饿了么平台商家通过“竞价排名”进入首页推荐前列,并在继续跟进报道食药监局的无证餐厅查处行动。

kitchen

来源:新京报

总体而言,周教授对《新京报》这条报道本身予以肯定,但认为,除了曝光表面上的外卖和作坊问题,“调查性报道应该更深入挖掘目前一些突发性事件中暴露出的内幕交易。”

编辑:Ying Chan

您可以根据知识共享协议条款免费转载这篇文章

转载


阅读更多

GIJC 侧记 GIJC23

#GIJC23 侧记:危险者的聚会

“如果把这两千多个人都消灭了,全世界的独裁者应该会睡个好觉。”在 GIJC23 现场,我们一直开这样的“地狱玩笑”,却又如同另类的集体心理诊疗。自由作者邹思聪在这篇侧记中讲述了三位俄罗斯流亡记者的故事——他们虽然再也无法回国,却在异乡坚持报道、建立生活。

GIJC 侧记 GIJC23

#GIJC23 侧记:哪怕空间再小,也不要停止做事

在参会之前,于月想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哪些同行和我们一样处境艰难,又是怎样克服?在听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分享后,她觉得哪怕空间再小,也不要停止做事。

GIJC 侧记 GIJC23 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GIJC 侧记:残缺的数据,模糊的面孔,天秤倾斜的判决——从女性杀戮报道说起

如今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报道?在影响力如此受限的当下,我们究竟如何定义和看待“impact”?在报道杀戮女性的分享中,独立记者易小艾找到了部分答案:有些记录,若没有留下,真的会丢,若还有一些力气,就一起守住每一个留下记录的可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