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功能设置

文字大小

色彩设置

单色 柔和色 dark

阅读工具

底部遮盖 标尺

文章

特朗普上任百日 调查报道如何监督“不友好”总统

美国当地时间4月29日周六,特朗普将迎来执政第一百天。在这三个多月里,围绕他的个人历史、行事风格及政治手段等方面的种种争议,为他向来厌恶的“敌人”——新闻媒体,带来了丰富的调查选题。

从总统选举至今,特朗普与媒体之间不断升级的对立关系屡屡占据新闻头条。在竞选期间取消《华盛顿邮报》等采访报道其竞选活动的资格,记者会上怒斥CNN为假新闻,发推宣称媒体是“美国人民的公敌”,“吹风会”禁止多家媒体入场——面对特朗普毫不忌讳的持续攻击,及其对言论与报道自由的威胁,许多媒体展开反思,调整策略,开始以更全面深入及更扎实的调查做出有力回应。

在特朗普迎来执政百日之际,本文带你回顾几个精彩的调查案例。

 

普利策奖得主《华盛顿邮报》:“@特朗普,善款捐到哪里了?”

今年普利策国内报道奖授予了《华盛顿邮报》记者David Fahrenthold。通过联系300多家机构,Fahrenthold揭露了特朗普虚报其个人基金会捐款情况与数额,及他利用善款为其名下企业解决官司与谋取私利等问题。该调查最具特色的一点,是Fahrenthold通过推特完全公开分享自己的调查过程,并邀请受众发现与提供线索,从而成为“透明报道”的范式。

记者David Fahrenthold与他的笔记。来源:《华盛顿邮报》

从跟进特朗普在一次集会上承诺给老兵组织的捐款是否到位,到特朗普基金会历年整体的运营捐赠情况,Fahrenthold的调查前后历时九个月,调查规模远超出他的预期。他翻看从前有关特朗普公开声明的新闻片段,从纽约州政府档案中挖出特朗普基金会的税务申报记录,根据特朗普在电视或社交媒体上的公开表态,及他参加过的慈善晚会等线索,整理出所有可能接受特朗普基金会资助的慈善机构清单。

同时,他给自己记录这份清单的笔记本拍照,并发在推特上,每查证一个机构,便在该机构名字的边上进行标注。随着清单不断变长——从100个到最后325个,随着调查的推进,Fahrenthold的推特跟随者,或者说他的“推特调查大军”也逐渐壮大,从4,700人增加至6万多人。跟随者中不乏一些知名人士和记者,不断给Fahrenthold提供他们来自多种渠道的发现与线索。最终战绩包括帮助核实多笔承诺捐款的落实情况,以及找出了特朗普挪用基金会资金买下的多幅个人肖像的归属(均悬挂于其名下的物业内,该公款私用行为属违法)。

ProPublica:开设专栏,分工报道

对特朗普穷追不舍的还有刚四度获得普利策奖的调查新闻机构ProPublica。在其主页菜单栏下方,“The Trump Administration”调查专栏醒目可见。从去年11月18日第一篇关于“第一女婿”的报道以来,该栏目已发表共78篇文章,主题涵盖特朗普及其政府的方方面面。

开端报道于特朗普当选一周后的11月18日发表。ProPublica编辑Daniel Golden回顾自己十年前的著作《录取的代价》,该书主要揭露美国富人如何为子女“买”到名牌大学入场券。书中的一个角色,正是彼时的“准”美国“第一女婿”的贾里德·库什纳(Jared Kushner)。成绩不足的Kushner被哈佛录取前,其地产商父亲曾向哈佛捐赠了250万美元。

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走马上任。ProPublica同日发表文章“This is What ProPublica is Now Covering”,正式向特朗普“宣战”。文章表示,ProPublica记者团队将继续进行严谨的调查报道,坚持揭露罪恶与不义,并在此之外,深入关注“关系到国家及新总统的紧迫议题”。文章列举了13个组别的议题,包括利益冲突、公民权益与保护、军队与老兵、选举公平与权利、仇恨犯罪与极端主义、医疗保健、政治游说与特区“特殊利益集团”、移民与边境、气候变化与环境等问题在内,每组由两到三名记者负责。每一名记者姓名下方,是对于他们各人所关注具体内容的介绍,以及个人邮箱地址及推特账号。以此,文章呼吁读者参与报料、提供线索、助力报道。

USA Today:总统与房地产巨鳄

上周,《今日美国》曝光特朗普的公司拥有400多套公寓与住宅单位,若经销售,可为特朗普个人带来几百万美元的收益。总统所涉及的利益冲突何以解决,如何保证公众对总统决策或受商业交易影响这一可能性知情,这些都是报道所蕴含的问题。

来源:《今日美国》

该调查耗时四个月,寻找并定位全美范围内特朗普企业所持有的房地产单位,发现从纽约到拉斯维加斯,特朗普至少拥有422套豪华公寓或住宅,12座坐拥太平洋海景的别墅,以及几十处地产,总价值至少2.5亿美元。而特朗普从来没有公开这些房产的完整清单或任何销售记录。报道还指出,尽管特朗普声称不再插手自己以前的生意,但于今年1月成立的信托公司正由他儿子管理,而特朗普本人是唯一的受益人,可随意提款。

报道还揭露某些个人或组织通过匿名设立的空壳公司购买特朗普的物业,并一路追查了两个州及加拿大某公司的相关材料,试图从销售记录挖出某场交易背后的神秘买家,然而找到的联系人均拒绝回应。

新闻业的挑战

 在与特朗普“相爱相杀”的过程中,媒体逐渐变得更加灵活,更频繁地在报道方法与叙事形式上推陈出新。为更好地全方位覆盖与特朗普有关的议题,《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ProPublica、BuzzFeed、CNN等美国主流媒体都纷纷广招贤才,扩充自身调查团队,并加大对调查报道的资金投入。

在Poynter Institute一篇谈及特朗普时代对调查报道之影响的文章中,美国调查记者与编辑协会(IRE)执行总监Doug Haddix表示:“公众愈发意识到新闻行业需要更多的调查性报道,而且他们对深度、监督性新闻的积极回应会进一步带来行业进步。”

对众多主流新闻媒体来说,特朗普在美国政坛上的横空出世无疑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挑战,但或许同时,如媒体所言,也正塑造着一个新闻的黄金时代。

 

想了解更多针对特朗普的调查案例,可回顾深度网旧文《全球深度报道现状透析:数据驱动与跨国协作的时代已经到来》。也可以关注由调查记者Peter Lance运营的investigatingtrump.com。

 

 

编辑/Ivan Zhai

 

相关阅读:

特朗普时代即将开启,《华盛顿邮报》编辑箴言赠记者

如何解读特朗普的“推文”?看BuzzFeed用Python做示范

特朗普的当选对媒体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每周数据新闻精选 | 从社交媒体大数据看美国媒体生态

 

您可以根据知识共享协议条款免费转载这篇文章

转载


阅读更多

GIJC 侧记 GIJC23

#GIJC23 侧记:危险者的聚会

“如果把这两千多个人都消灭了,全世界的独裁者应该会睡个好觉。”在 GIJC23 现场,我们一直开这样的“地狱玩笑”,却又如同另类的集体心理诊疗。自由作者邹思聪在这篇侧记中讲述了三位俄罗斯流亡记者的故事——他们虽然再也无法回国,却在异乡坚持报道、建立生活。

GIJC 侧记 GIJC23

#GIJC23 侧记:哪怕空间再小,也不要停止做事

在参会之前,于月想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哪些同行和我们一样处境艰难,又是怎样克服?在听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分享后,她觉得哪怕空间再小,也不要停止做事。

GIJC 侧记 GIJC23 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GIJC 侧记:残缺的数据,模糊的面孔,天秤倾斜的判决——从女性杀戮报道说起

如今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报道?在影响力如此受限的当下,我们究竟如何定义和看待“impact”?在报道杀戮女性的分享中,独立记者易小艾找到了部分答案:有些记录,若没有留下,真的会丢,若还有一些力气,就一起守住每一个留下记录的可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