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功能设置

文字大小

色彩设置

单色 柔和色 dark

阅读工具

底部遮盖 标尺

businessman working with new modern computer show social network structure

文章

主题

国际新闻界的跨境调查与全球治理

随着各国政府机构的数据公开、打击贪腐的国际组织合作愈加深入和新闻界数据使用及跨国合作日渐成熟,跨境调查成为当今调查新闻的热点。全球深度报道网经授权刊载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展江《国际新闻界的跨境调查与全球治理》一文,解读目前跨境新闻调查的典型案例和发展趋势。


本人未能在前年赴巴西里约参加第八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却有幸出席了在冬奥会举办地、挪威小镇利勒哈默尔举办的第九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近900人的规模,121个国家和地区记者到会,说明会议的全球性质实至名归。中国记者和学者的持续参与,也再次受到主办方和许多代表的关注。

我参加过2011年在基辅举办的第七届大会,当时的乌克兰总统还是亲俄派的亚努科维奇。虽然他被认为具有集权倾向,但是对于大会的召开没有过任何干预。然而从此次会议来看,亚努科维奇已成为媒体的调查对象:乌克兰记者揭露了他去年下野和逃往俄罗斯前后企图销毁贪污腐败证据的种种行为。此类跨越国境的跟踪调查是本次会议最为集中的主题之一,也是我们特别关注的一类,所以凡是有Cross-border Investigation(跨境调查)字样的内容,我往往列为首选。

20103714-1_o其实,本次大会有数十场涉及亚非欧美的跨境调查的专题报告和圆桌讨论,恰恰是经济全球化这个世界大趋势下的一个衍生性问题:腐败的全球蔓延。关于新闻媒体在这个领域的独特贡献,本人在2007年出版的《新闻舆论监督与全球政治文明》一书中就以专章《全球公民社会与跨国舆论监督》加以专题介绍分析,并将它列为当代全球治理中的一大领域。

本人认为,《全球公民社会与跨国舆论监督》的理论框架并不过时,案例也较有代表性。我们当年就发现了一个现象:瑞典等北欧国家在媒体自由、公民社会、清廉程度等各种指标上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却难掩一个问题,即这些国家内部法治健全,贪污行贿在本国几乎无处下手,但并不代表这些国家的知名大企业不会利用第三世界国家的法治疲弱而作恶。

以瑞典为例,这个人见人爱的国家三十年前有博福斯军火公司涉嫌向印度政要行贿案。此次会议上,瑞典公共电视台SVT的记者揭露了北欧电信运营巨头TeliaSonera涉嫌向中亚某国总统及其家人行贿的调查。这位不倒翁总统和他的漂亮女儿长袖善舞,在该国建立了一个长期的腐败家族。国际社会既难以掌握证据,也因苦于突破司法管辖而无计可施。此时,新闻媒体无可替代的角色就凸显出来了。

IMG_5865

曾参与调查TeliaSonera、瑞典公共TV和电台的记者编辑在大会上分享他们的调查经验。

瑞典公共电视台的记者曾向TeliaSonera的公关部女士直接发问“你们有没有向卡里莫夫家族行贿”,当时,那位女公关拿着事先准备的文稿顾左右而言他,然后扬长而去,看到这一幕,场内观众不禁大笑。瑞典记者发言完毕,台下的印度记者随即提问,他首先提到的就是当年的博福斯案。

SVT还提出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电信业的发展既可造福一个社会乃至全球,推进民主法治和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繁荣,却也可能成为贪腐成性的集权者侦听、监视和控制他人的工具。而如果这些集权者的帮凶是来自自诩为西方民主国家的大企业,那就太反讽了。联系到正在大力开展打老虎、反腐败的中国,揭露打击跨国贪腐,不正是一项急务吗?那么,是不是可以让新闻界发挥更大的作用呢?

本次大会从包括中国报道在内的12项候选作品中选出了3件“全球亮光奖”获奖作品(两项作品荣获“全球亮光奖”殊荣,一项获得“卓越奖”称号),11日会议最后半天的一个工作坊是获奖者的经验分享,由全球深度报道大会的“大脑”大卫•卡普兰先生主持。乌克兰记者以大量画面描述了亚努科维奇惝恍出逃时贪腐档案文件四处散落的景象。有记者提问,你们乌克兰记者是不是在前总统逃亡以后才打这只“死老虎”?乌克兰同行回答,调查早已进行,只是开头不大受人关注,核心贪腐证据相对缺乏,当局也加以阻挠;但正因为之前的努力,知情者后来纷纷向他们提供猛料。

Screen-Shot-2015-09-03-at-2.53.27-PM-336x289

今年“全球亮光奖”的获奖作品:“烟草帝国”(巴西)

会上交流的第二项获奖作品来自巴西等国记者,他们揭露的仍然是老问题:跨国跨境贩毒。在这种案例中,新闻界的最大敌人不是政府,而是跨国黑社会组织。记者要断他们的黑金之路,他们往往要的是记者的命。虽然近年来哥伦比亚的禁毒大有斩获,记者伤亡数字在降低,但就整体而言,拉美记者的人身安全状况仍然恶劣,尤其是在向美国贩毒的最后一站墨西哥。就此而言,中国记者可以感到宽慰,从事调查性报道虽然有调查难、发稿难的现实问题,但是面对全国人民的期待,我们需要的是坚守多于勇气。

会议的另一大主题是如何运用大数据于调查性报道,为此设立的工作坊多达数十场。对于第三世界国家的记者而言,这太有意义了。面对主要是跨境背景下外来金钱对这些国家的侵蚀,如果将数据工具与跨境调查结合起来,未来一定会生产出更多佳作,国际新闻界对全球治理的贡献将更受世人推崇。

编辑/Ivan Zhai, 周炜乐


Img370770005展江,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传媒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兼职教授,曾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系主任和教授,法学硕士、博士,从事新闻工作十多年。作为国内知名和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学者,展江著有《新闻与战争》、《战时新闻传播诸论》、《新闻舆论监督与全球政治文明》和《传播权界论》等研究著作。其研究领域包括:中外比较新闻传播史论、政治传播(尤其侧重舆论监督)、战时新闻传播、媒体法和媒体伦理等。

转载


阅读更多

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GIJC25 和 GIJC27 在全球范围征集提案

全球深度报道大会(GIJC)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性调查记者聚会,每两年举行一次。我们现在在全球范围内征集 GIJC25 和 GIJC27 的提案。

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让数据和技术更好地服务故事 | GIJC17

运用数据或技术能给调查报道带来线索、提供思路、实现突破,但前提是,要真正做到让两者为故事服务。对此,“数据工场”的数据新闻编辑陈羽萱从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得到不少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