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功能设置

文字大小

色彩设置

单色 柔和色 dark

阅读工具

底部遮盖 标尺

文章

第二届高校数据新闻报道比赛获奖名单揭晓 哥大学生作品获头奖

2016年4月26日,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财新数据可视化实验室以及中美教育基金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高校数据新闻报道比赛”颁奖典礼在复旦大学隆重举行。哥伦比亚大学的柳霁以作品《Masking Country:What is bad could be worse》夺得头等奖,有南京大学学生参与的团队捧得四项大奖。


 

查阅所有参赛作品,请点击大会网站

13.pic_hd

颁奖现场:从左至右为中美教育基金会盛晔、张之香大使、一等奖获得者柳霁、复旦大学院长助理周葆华和财新传媒首席技术官黄志敏

page01-img-05c

一等奖作品《Masking Country:What is bad could be worse》截图

​六支获奖团队中的四支有南大学生参与。其中三支团队的指导老师、来自南京艺术学院的陈皓老师分享了教学经验。他认为数据新闻是以新闻为信息设计素材的产品,培养同学用图叙事的意识,建立学生对数据信息描述的逻辑,发散学生的思维,以及培养信息整合和图形设计的综合能力,是他在教学中的核心体验。

1.pic

二等奖作品《中国濒危鸟类分布信息图》截图

 

3.pic

二等奖获奖作品《中国主要省市十年二氧化硫及烟尘排放量示意图》截图

 

三等奖

三等奖作品《The Blue of 2015 Beijing Sky》

本次比赛由全媒派、刺猬公社、全球深度报道网(微信ID:gijn_cn,微博:@全球深度报道网)、百度新闻实验室、RUC新闻坊、大数据文摘、数据新闻网、新浪新媒体实验室提供媒体支持。

撰文/曾纬

您可以根据知识共享协议条款免费转载这篇文章

转载


阅读更多

GIJC 侧记 GIJC23

#GIJC23 侧记:危险者的聚会

“如果把这两千多个人都消灭了,全世界的独裁者应该会睡个好觉。”在 GIJC23 现场,我们一直开这样的“地狱玩笑”,却又如同另类的集体心理诊疗。自由作者邹思聪在这篇侧记中讲述了三位俄罗斯流亡记者的故事——他们虽然再也无法回国,却在异乡坚持报道、建立生活。

GIJC 侧记 GIJC23

#GIJC23 侧记:哪怕空间再小,也不要停止做事

在参会之前,于月想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哪些同行和我们一样处境艰难,又是怎样克服?在听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分享后,她觉得哪怕空间再小,也不要停止做事。

GIJC 侧记 GIJC23 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GIJC 侧记:残缺的数据,模糊的面孔,天秤倾斜的判决——从女性杀戮报道说起

如今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报道?在影响力如此受限的当下,我们究竟如何定义和看待“impact”?在报道杀戮女性的分享中,独立记者易小艾找到了部分答案:有些记录,若没有留下,真的会丢,若还有一些力气,就一起守住每一个留下记录的可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