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功能设置

文字大小

色彩设置

单色 柔和色 dark

阅读工具

底部遮盖 标尺

文章

报道亚洲 |如何科学质疑“健康专家”?前世卫发言人为你分享技巧

做好健康报道不仅需要走进医院、药房或医学实验室,而且要以一种谨慎的态度质疑看似最权威的观点和最普通的问题,以专业的调查方法从多方资料中寻找答案。第二届亚洲深度报道大会“健康报道”讲座的其中一位讲者,是来自印度的前WHO(世卫组织)发言人、现任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教授 Thomas Abraham。他从自己对“全球小儿麻痹症根除运动”的研究中提炼出健康报道的要义。 


为什么需要报道健康?

2

“在健康领域,我们通常不假思索就选择相信专家意见。” (图片来源:联合国)

讲座一开始,Abraham就向观众抛出这个问题。首先,很多国际健康组织推行项目的资金运作、项目执行等情况,都需要记者将其透明呈现给公众。此外,“在健康领域,我们通常不假思索就选择相信专家意见。”Abraham说,然而,专家也是人,他们有各自局限,各自的观点,而且彼此观点有可能完全对立。因此,记者要为公众仔细推敲各方观点和意见。

作为非医学专业人士的记者又如何能够推敲、恰当地质疑专家意见呢?Abraham表示,健康和医药话题都是基于科学研究之上,通常能从科学期刊上读到。相对于其他学科或选题,健康与医疗卫生数据也更容易找,像世卫那样的国际组织以及全国性健康机构的数据比比皆是。记者不需要懂如何做医学研究或实验,但要能善用这些科学期刊和健康数据库资源,读懂科学研究背后的逻辑,以证实或证伪专家意见。

接着,Abraham便以自己当前的研究为例展开详细说明。

严重超时的全球根除小儿麻痹症运动(Global Polio Eradication Campaign

“全球根除小儿麻痹症运动”是世界卫生组织在1988年提出的一项健康计划,目标是通过疫苗接种,到2000年,基本根除世界上一种能引起人体肌肉萎缩或麻痹症状的脊髓灰质炎病毒。

picture2

“全球小儿麻痹症根除运动”宣传画(来源:Thomas Abraham幻灯片展示)

Abraham近年开始研究这项“根除运动”,他查询数据库,走访各地社区,一直想搞清楚一个问题:直到2016年,该项计划仍在多个国家执行,逾期了将近17年,为何?全球每年都有十亿美元投入这项计划,所以拖越久就越烧钱。

面对Abraham的直接质疑,该计划执行委员会的回应是,这项计划已成功根除全球90%地区的小儿麻痹症,只剩下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尼日利亚这三个国家尚有该症;这些地区的频繁动乱和政府宣传力度不足是导致计划难以执行的主要原因;完全根除该症只是时间问题。

这几点原因是否属实?由此,Abraham开始查阅以下三个方面的资料:

一、“全球根除小儿麻痹症运动”网站(polioeradication.org)上的数据

二、科学期刊上的研究

三、关于这项根除计划的所有采访和报道

从数据发问:

通过检索2016年全球小儿麻痹症感染案例,Abraham发现,今年有3个“传播性疫苗衍生病毒”(circulating 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引起的感染案例。

这是个什么东西?

原来,在2007年以前,世界范围内通用的是一种含有活性病毒的口服疫苗(又称“减活疫苗”,OPV)。OPV生产成本低廉,可以糖丸或滴剂形式接种,操作简单,便于许多第三世界国家里的非专业人员和家长为孩子接种。同时,这种疫苗不仅能使接种的人体免疫,还可能在被该人体消化排出体外后,免疫接触到的人群或环境。

然而,这种OPV被排出人体外后因带有活性病毒,也有可能在免疫缺陷人群或者环境中发生变异,从而产生致病力更强的病毒,即“疫苗衍生病毒”,这种病毒在一定条件下能导致人体瘫痪甚至死亡。然而世卫组织曾表示,OPV疫苗是“十分安全的”。

于是Abraham提出了更多问题:“十分安全”是有多安全?“发生变异“的可能性有多大?

picture3

“根除运动”官网上的数据

2015的数据展示出这样的情况:共出现32个由“疫苗衍生病毒”引起的感染案例和74个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案例——前者几乎是后者的一半。并且,在宣称已根除“小儿麻痹症”的国家里,仍有儿童因感染“疫苗衍生病毒”而瘫痪。从最新研究确证现象: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种“疫苗衍生病毒”,Abraham翻阅了近年的科学研究。在此,他推荐了网站Pub med。Pub Med是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开发运营的Medline数据库免费搜索系统,基本“一网打尽”国际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方面的前沿研究成果。在这个网站上,Abraham找到了更多对“疫苗衍生病毒”感染病例的记录和研究,证实这种病毒存在问题并非个例。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能产生这种新病毒的OPV疫苗还在使用呢?

从历史报道把握趋势:

这回,Abraham试图从历史上各种科学大会和论坛成果中寻找答案。一份题为《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第一届国际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大会论文与讨论集》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份记录显示,自20世纪50年代起,国际病毒学家已发现OPV的潜在危险。多年前,在小儿麻痹症流行的印度,医生再次对继续使用OPV提出质疑。

5

《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第一届国际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大会论文与讨论集》

然而,如上所述,由于OPV疫苗成本低廉、易于接种,且确实有效消灭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根除运动” 仍沿用该疫苗。直至21世纪,“疫苗衍生病毒”疫情在多地爆发,这时, “根除计划”才宣布停用OPV,换成一种需通过注射接种的疫苗(IPV)。而这种疫苗早已存在(甚至早于OPV被研发出来)。

如果记者早点开始质问疫苗的选择,或许能引导公众进行更深入的讨论,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判断。”Abraham说。

最后,Abraham总结道, 许多由健康组织开展的全球性健康卫生项目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但由于这些项目涉及庞大预算,推行过程又牵涉各地体制内外的参与,需有有力监督,才能让这些项目有效执行,让项目目标人群真正受益。公开发表的健康数据和报告、科学期刊都是值得深挖的好资源。此外,采访和田野调查也必不可少。肩负这一监督任务的记者需学会做科学话题研究,用证据说话,并不断提问。

 

编辑/Ivan Zhai


想知道更多会议干货?请关注全球深度报道网(cn.gijn.org),微博@全球深度报道网及其话题#报道亚洲16#、微信“全球深度报道网”(ID:gijn_cn),Twitter @gijnCh带来的系列分享。我们的最新报道有:

《调查报道,联结亚洲——第二届亚洲深度报道大会开幕》

《报道亚洲 | 传感器与无人机在新闻中的应用》

《报道亚洲 | 视频新闻,如何用影像驱动调查与还原真相》

《报道亚洲 | 忘掉奥斯卡,听“聚焦”小组编辑现场讲述调查项目管理》

《报道亚洲 | 查IP、找图片、析商业:BBC专家网络调查工具秘籍》

您可以根据知识共享协议条款免费转载这篇文章

转载


阅读更多

GIJC 侧记 GIJC23

#GIJC23 侧记:危险者的聚会

“如果把这两千多个人都消灭了,全世界的独裁者应该会睡个好觉。”在 GIJC23 现场,我们一直开这样的“地狱玩笑”,却又如同另类的集体心理诊疗。自由作者邹思聪在这篇侧记中讲述了三位俄罗斯流亡记者的故事——他们虽然再也无法回国,却在异乡坚持报道、建立生活。

GIJC 侧记 GIJC23

#GIJC23 侧记:哪怕空间再小,也不要停止做事

在参会之前,于月想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哪些同行和我们一样处境艰难,又是怎样克服?在听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分享后,她觉得哪怕空间再小,也不要停止做事。

GIJC 侧记 GIJC23 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GIJC 侧记:残缺的数据,模糊的面孔,天秤倾斜的判决——从女性杀戮报道说起

如今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报道?在影响力如此受限的当下,我们究竟如何定义和看待“impact”?在报道杀戮女性的分享中,独立记者易小艾找到了部分答案:有些记录,若没有留下,真的会丢,若还有一些力气,就一起守住每一个留下记录的可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