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功能设置

文字大小

色彩设置

单色 柔和色 dark

阅读工具

底部遮盖 标尺

文章

北青报总编:深度报道如何突破?定目标、找路径、紧扣事实

从自闭症少年雷文峰到山东“刺死辱母者”于欢,近期一系列揭露社会痼疾的深度报道引发了广泛的舆论关注,促使官方采取行动,也让公众和业界重新开始探讨深度报道的价值。深度网经授权转载RUC新闻坊(微信ID:rendaxinwenxi)对《北京青年报》总编辑余海波的专访,看他如何定义深度报道,以及对做出突破性的深度报道有何心得。

原文:《北青报余海波:深度报道的关键在于突破 | 媒体人说》


1.如何定义深度报道与新闻价值

我们很难构造一个具体量化的标准或模型去定义深度报道,但通常而言,深度报道主要是基于事件和人物,尤其是基于社会事件的报道。

“深度”二字的内涵在于,首先,报道展开的事实足够长,对事实掘进得足够深;其次,报道在舆论场有影响力,如同一颗石子扔进水里,激起的涟漪比别人要大要深得多。

新闻学课堂上说的新闻价值是指新闻的显著性、重要性、接近性等等,这些概念在实战中有时不是那么容易把握。在实际操作中,新闻是新近发生的巨大变化,新闻价值的大小与事实变化的落差正相关。

文科生比较喜欢概念化的东西,但我更喜欢数据化的语言。一个新闻事件积累的“W”最多,就最有价值。新闻事件发生之后,公众都展现出很多疑虑,不停地发问,那么这是一件有新闻价值的事。如果这件事能被一眼看到头,就没有什么价值。

案例:3月17日,北京市出台楼市新政。媒体如果要做报道,一定会这么思考:这个政策的核心是什么?跟以前的政策相比有什么变化?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会造成市场上什么样的变化?它的具体细节是什么?为什么出台这个政策?报道一定会呈现这几个问题,这就是楼市新政的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的另一方面在于新闻事件的影响力。有价值的新闻事件一定能够激起、影响、改变某些事。激起,就是事件本身突然带来热度,比如突然在各个社交媒体刷屏。影响,就是扩展一件事的舆论卷入规模,在短时间内让更多的人了解一件事。改变,就是改变原有的意见走向,改变受众对某件事的原有认知。真正好的深度报道一定是三者之间的重叠。

2.深度报道的关键在于突破

深度报道的操作流程并不特殊,也是选题+突破+采访+文本+传播。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就是突破。

记者想要突破,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确定突破目标。

案例:2012年7月13日,北青报刊发《蓟县大火网传“百人名单”调查》。天津蓟县莱德商厦突然起火后,民间流传着一份宣称死亡人数远高于官方认证人数的“百人名单”。派去事发现场的记者满羿深入各个村子,进行打听,最后破除了谣言。满羿共花了5天时间,深入20多个村子,最远到离蓟县180公里大港油田,利用种种方式证实证伪,发现100人名单里面有重复统计的现象。

如果在蓟县大火后做一期深度报道,记者的目标是什么?就是“死亡人数到底有多少,真相是什么”。我们借助了“百人名单”这个公众最关心的点,但记者首先要探寻的,一定是事实本身。

第二件事是寻找路径。路径就是采访时的突破路线图

案例:2015年7月,一个自称“释正义”的人举报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有两个私生女,其中一个还是与少林慈幼院院长释延洁所生。负责调查此事的北京青年报记者去安徽走访了释永信的老家,老家的邻居证实,其中的一个所谓“私生女”是释永信的侄女。记者在河南商丘找到了另一个突破口,人证物证显示,释延洁2004年就做了子宫切除手术,不可能怀孕。在北大找到的证据也显示,举报信中所称释延洁“生子”的时间,她其实正在北大进修。所谓与释延洁所生的这个“私生女”也不存在。

记者在多地进行采访,找到了这些证据,真相也就浮出了水面。没有证据,核心事实的拼图就无法完成。采访时的关键人、事就是突破路径,路径就是要完成呈现核心事实的必要充分条件。

这几年舆论多次反转的现象越来越多,作为专业的媒体人,新闻的核心事实容不得半点错误。

3.怎样做好深度报道?

做深度报道,首先需要慢慢积累,加深对时事、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二十多岁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做好深度报道难度很大。第二,要拼尽一切去突破。在新闻的时效性和深度上,记者始终面临着与同行的竞争。第三,深度报道的文本不必花哨,要着重于陈述事实、评估事实。最后一点,控制你的情绪。所有新闻事件过去之后,能经得起反复审视的,只有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记者的情绪不一定能代表采访对象,不一定能符合原生事实,不一定能说服受众。事实上,受众最关心的也只是事实。

写新闻不是写散文,写新闻也不是写美文。用最简单、最简短的话去呈现事实,传播事实,就够了。

 

Q&A   

Q您如何看待自媒体?最近有篇文章叫《别被自媒体的情绪牵着走》,说自媒体容易情绪泛滥,我们专业媒体是不是也要注意避免过多的情绪?

余海波:情绪是事实的天敌。在人生的任何阶段,我们都一定要克制情绪,做到平衡与客观。

最近舆论场出现了两个变化:第一,基于公共事务发声的自媒体,它们的持续生产能力出了问题。第二,自从自媒体出现之后,舆情反转的次数越来越多。这反映了大多数自媒体偏重商业利益,缺乏公共性。这样的形势对我们未来的新闻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媒体不能基于公共价值做出判断,对公共事务进行客观公允的报道,这个社会就会出问题。

Q腾讯等新媒体的生产效率非常高,而且它们的报道结合了视频、音频等等更加受读者喜欢的表现形式。这样的形势下,传统媒体应该怎么应对?2014年,网易、今日头条等媒体开始与各报社合作,面对这样的形势,《北京青年报》应该做什么?

余海波:当今媒体行业的悖论在于,今日头条、腾讯等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有致命的杀伤力;可是如果传统媒体死了,网络媒体没法依靠那些自媒体来生产高质量的内容。在真正严肃的新闻报道上,传统媒体有着自媒体无法企及的影响力。所以我们的新闻院系要培养更专业的人才,做更高质量的内容。同时我们也很乐意与网络媒体展开合作,让我们这些专业媒体人找到一个新的舞台。

不管新闻怎么变化,它的本质永远不变——无非是发现事实、记录事实、呈现事实、传播事实。融媒体、VR、算法之类的,都只是技术手段。

Q深度报道发在纸媒上和发在网媒有什么区别?网络媒体带来了碎片化阅读的趋势,会不会比纸质媒体缺少了一些本质的东西?

余海波:在网上搞深度报道,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深度报道一定要走向网络,因为我们所有的人都在网络生活中。纸媒总有一天要消亡,报纸这种载体要消亡,它们都有自己的命运。

现在传统媒体出现的问题不是采访和突破,不是内容,而是变现。一个在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分工的年代里,每一个专业分工,都必须完成“生产-变现-获取再生产的原料”这样一个闭环。可是现在传统媒体的闭环被打破了,只能生产,无法变现。我们给网媒供稿,一篇稿子只能拿几块钱。

Q几十年以来舆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高校的新闻学教育体系变化并不大。教育该怎么应对现在的媒体行业形势?经历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新闻系学生走入工作岗位,会不会水土不服?

余海波:新闻学需要学术做得好的老师,他们对新闻传播的前沿理论有很多的思考,对社会关系、传播关系的变化机理有深刻的理解。我们也需要另外一种老师,他们能紧盯并跟随这个时代的变化。

20多年前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教新闻采写的赵老师请来他的一个同学给我们上课。后者当时是新华社的记者。他说自己刚进社实习的时候,一篇稿子写了两个版本,装在两边裤兜里。一边是按照人大新闻系标准写的,一边是按照新华社标准写的。他首先拿学院派稿子给带他的老师看。老师一看就说:“不错,采访不错,文字漂亮,但是……”一听到“但是”,他就从另一边兜里掏出新华社风格的稿子。老师立刻说:“嗯,这稿子比那稿子好多了。”

在学校里学会的东西,跟你工作后实战的东西可能不一样,建议新闻系学生要好好利用在媒体实习的机会。此外,不仅要会采会写,也要会玩微信公众号、会运营、会视频,所有新鲜的东西都尽力去尝试感知一下,这样你找工作时命中的概率就高得多。

 

 

撰稿/缪昕

编辑/程涵阁(RUC),梁思然(全球深度报道网)

 

相关阅读:

做调查,先懂行:《新京报》资深记者的报道心得

摄影记者陈杰:跑一线,突禁区,优秀调查是这样炼成的


 

余海波现为北京青年报社总编辑。曾任光明日报新闻报道策划部副主任、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自2012年6月起,担任北京青年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

 

您可以根据知识共享协议条款免费转载这篇文章

转载


阅读更多

GIJC 侧记 GIJC23

#GIJC23 侧记:危险者的聚会

“如果把这两千多个人都消灭了,全世界的独裁者应该会睡个好觉。”在 GIJC23 现场,我们一直开这样的“地狱玩笑”,却又如同另类的集体心理诊疗。自由作者邹思聪在这篇侧记中讲述了三位俄罗斯流亡记者的故事——他们虽然再也无法回国,却在异乡坚持报道、建立生活。

GIJC 侧记 GIJC23

#GIJC23 侧记:哪怕空间再小,也不要停止做事

在参会之前,于月想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哪些同行和我们一样处境艰难,又是怎样克服?在听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分享后,她觉得哪怕空间再小,也不要停止做事。

GIJC 侧记 GIJC23 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GIJC 侧记:残缺的数据,模糊的面孔,天秤倾斜的判决——从女性杀戮报道说起

如今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报道?在影响力如此受限的当下,我们究竟如何定义和看待“impact”?在报道杀戮女性的分享中,独立记者易小艾找到了部分答案:有些记录,若没有留下,真的会丢,若还有一些力气,就一起守住每一个留下记录的可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