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功能设置

文字大小

色彩设置

单色 柔和色 dark

阅读工具

底部遮盖 标尺

文章

从“是什么”到“为什么”,解释性报道如何把新闻边界“拓宽一厘米”

通过梳理背景材料,以长篇叙事、数据图表、图片影像或交互可视化等方式,来呈现与分析事件根源、影响范围与发展趋势,解释性报道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复杂的新闻议题。结合国内外报道范例,网易新闻的闻烜介绍了解释性新闻的发展脉络,深度网经授权转载RUC新闻坊的整理,在此分享。

原文:《中国语境下的解释性新闻报道 | 媒体人说》


一战与经济大危机使得整个社会都显得茫然,“一个‘为什么’变得与‘是什么’同样重要的时代开始了”。纯新闻报道已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受众迫切知道这灾难背后的根源在哪里。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时代》《华尔街日报》的兴起,带动了解释性新闻的发展。解释性新闻的发展脉络具体是怎样的?在如今中国语境下其发展状况又如何?让我们听听网易新闻原生内容中心高级主编闻烜老师怎么说。

一、什么是解释性新闻?

解释性新闻从来都不是一种很主流的新闻分类,直到1985年,普利策新闻奖才设立解释性新闻报道的分类。目前在中国互联网领域,“解释性新闻”没有明确的定义,大致内容是“使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更加明白易懂”

其实,解释性新闻可以是新闻分类,也可以是新闻操作思路。它可以融入各种新闻分类,解释性新闻的目的就是为了更有效地传播。

在美国新闻界,有人定义解释性新闻“是反对两极分化和功能失调的工具,做给有志于参与政治讨论中的公民”。

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曾说:“Theres a lot going on in the world that needs explanation. We need better information, more effectively delivered.”

美国新闻学教授卡尔·林兹特诺姆对于解释性新闻的定义是这样的:解释性报道,就是在报道新闻事件中补充新的事实,即“历史性的、环境性的、简历性的、数据性的、反应性的”事实,这样就能使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更加明白易懂。

历史性

解释性新闻最普遍的表现形式是对新闻事件历史脉络的梳理,一是周年性主题的历史事实,如柏林墙倒塌20周年,二是热点事件背后的事实梳理,如朝核危机。

案例:Standoff in Ukraine讲述乌克兰公投这一事件背后,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从资源到国际关系等多方面的联系,由2014年创建至今一直更新。

环境性

与新闻相关的横向事实,通过横向对比、盘点的方式来印证和推翻一个观点,得到一个自己相对信服的答案。

案例:《防坠物法万万千,中国偏搞连坐》20161116日,媒体报道重庆一5岁男孩遭高空坠落的搪瓷碗砸伤,又一次引发媒体对高空坠物责任的关注。文章将中国《侵权责任法》中的连坐责任与其他地区比较,如台湾、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地区的高空坠物责任。

简历性

新闻人物生平和性格特征。解释性新闻很多时候揭露的是表面新闻背后更深层面的事实,它把平淡的报道叙述符号变得更真实。

案例:纽约时报《金正男,一个死在流亡路上的继承人》,插入了他的性格描述,使金正男不再是一个文字符号,而是一个丰满的形象。

数据性

反映事物概貌的统计数字和材料。从最初期的基本图表,到现在的数据可视化,为解释性报道提供了一种新范式。

案例:《从“建国”到“奥运”,国人起名史堪比现代史》文章用图表的形式梳理了自建国以来的抗美援朝时期、大跃进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后国人起名的状况,用数据表现事实本身。

反应性

外界对新闻的反响评价意见。

案例:《纽约时报》的《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中国为什么不高兴》一文报道美国在韩国实行的萨德反导弹防御系统会使得中国忧虑,除却基本事实之外,文中还有大量的军事知识来分析这个系统本身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外界各方反应解读复杂的国与国之间的博弈。

二、美国解释性新闻的发展历史与动因

1.美国解释性新闻的发展历史

萌芽于主流的新闻专业主义时期

解释性新闻产生于20世纪20-40年代,19世纪中后期,随着三大便士报的兴起,黄色新闻浪潮席卷报界。之后的1896年《纽约时报》的奥格斯提出的四大信条确立了新闻专业主义思想,新闻专业主义占据了新闻界的主流。在一战之后,通讯社的报道往往只是对战争的报道,这些信息往往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战后新闻界反思一战报道的失败,解释性报道陆续出现,但并不是作为主流呈现的。1923年《时代》周刊的创立,标志着解释性报道的基本形成。其注重对新闻背景的分析和阐释,受到了受众的欢迎。

1924年《时代》周刊封面的吴佩孚与冯玉祥,“Biggest man in China”

20世纪5070年代的发展

20世纪5070年代,电视的普及与报纸的发展形成了竞争局面,报纸转而探寻更深层次的挖掘。其中《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在语言风格与版面上的改革,使得解释性新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华尔街日报》创立的“Dee结构”,也即倒金字塔模式,文章往往首先通过对人物的叙述展开,之后过渡到新闻事件之中,然后展开对新闻主题的叙述,最后回归人物与新闻事件,使得两者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新闻叙述方式。

1984年之后的发展

1984年,普利策奖委员会为解释性新闻报道单独设立奖项,解释性新闻逐渐进入主流视野。普利策奖委员会认为,向公众解释艰深的议题是新闻媒体的职责之一,主要内容包括科学和医学领域两个方面,近年来也逐渐向社会问题方向发展。

2016年普利策解释性新闻报道获奖文章《An unbelievable story of Rape》 

2.美国解释性新闻兴起的动因

解释性新闻报道在美国100多年的发展脉络背后存在以下四大客观因素的推动。

其一,专业性新闻的崛起。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不再限制于基本的事实,早期报纸的基本商业信息之外,公众更需要一种事件背后叙事逻辑的阐释。这一需求随着专业媒体的兴起变得更加迫切,受众日趋碎片化,一个人可能去虎扑看篮球,去果壳看科技,不同的专业平台的兴起,使得信息的深度越来越重要。

其二,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的重要性日趋显著,依靠一张数据图表来讲故事的能力逐渐成为一个现代媒体人所必要的素质。互联网的兴起所造成的数据过载,使人们比以往更需要解释性新闻。数据新闻的发展为新闻机构生产解释性新闻提供了新思路。

其三,美国大选的促进。随着政治局势日益复杂,人们对选举信息的需求也在扩展,从最初仅仅知道总统是谁,到现在具体的党派关系、利益纠纷,与自己切实利益相关的政策的分析。使得这一政治事件本身所需要展开的事实颇为可观。缘起于统计学家Nate Sliver博客的538网站(fivethirtyeight.com),对每一届总统选举进行预测,吸引了更多媒体人的关注。在这一过程中,解释性媒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538网站界面

其四,信息可视化的兴起。以网站Vox为例,其文章主要形式即“关于……,你必须知道的十件事”。其通过简短而多样的信息卡片,围绕某一主题进行叙述。除此之外,其还通过制作短片,综合数据新闻来加以呈现。将原来很难定性和定量的东西,更清楚地展示出来。

除此之外,数据短视频,数据图表等数据可视化手段也能够把文字难以解释的东西通过图像展现出来。

三、中国语境下解释性新闻产生的原因

1.民众对信息的渴求

原创内容不足导致了民众近些年对新闻消费的渴求,官媒倾向于官话文章的习惯让民众渴求翻译。

传统新闻报道往往只有新闻而没有解释,缺乏既深入又易懂的解读。尤其是对于一些民生问题,民众对政策解读等有着极大的需求。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一些媒体从传统的文字报道开始“进化”,发展到图表新闻、信息可视化、交互可视化等新闻形式。

《新京报》:北京积分落户计算器

用交互式的H5页面,简单明了地介绍北京积分落户政策。在页面中,用户可以输入自己的学历、住址、工作地点等信息,直接得出自己在落户政策中能够得到的积分。通过这样的方式,难以用文字解释清楚的积分落户政策被直观展现,用户得以更好地了解政策。

《新京报》:北京积分落户计算器,扫描二维码可进入H5页面

 

2.垂直新闻市场的兴起

非传统媒体的机构开始涉足新闻领域,专业团体开始部分地替代媒体职能。

在以前的媒介形态,如报纸、电视、门户网站中,用户往往在同一个媒体中阅读各种领域的新闻。但是现在,人们更注重内容的专业性。比如,人们会在果壳网看科技类信息,在虎扑看体育新闻。

果壳网

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使用了一种灯光特效,开幕式直播后,果壳网作者瘦驼指出,这种灯光特效可能会诱发光敏性癫痫。对于大众来说,这个知识是陌生的。事实上,全世界约有5000万癫痫患者,其中3%的患者会因为这种强烈的闪光发作。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应该被忽略的角度,但传统媒体很少、也缺乏专业知识去关注这类问题。

果壳网在科学、科技领域的报道上,往往比传统媒体更专业。在屠呦呦拿下诺贝尔医学奖、引力波被探测等新闻议题的报道上表现出色。

触乐网:《原来你和我一样》

2016年有这样一则新闻:《盲人难辨12306验证码告铁总被驳回》。中国大约有800万盲人,6700万弱视力者,这是一个很大的数量,但传统媒体很少对这个新闻进行深入报道。而且新闻发出后,主流评论认为,盲人本来就不能上网,更不用说点击图片验证码。最后,反而是游戏网站触乐网对此做了一篇深度报道,指出盲人不但可以使用电脑、智能手机,还可以享受专门针对盲人开发的在线游戏。

这篇报道讲述了一批盲人安卓爱好者的故事,揭示了普通人难以接触的东西,这也是解释性报道的魅力所在。

触乐网报道《原来你和我一样》

3.新形式的探索让媒体在竞争中更容易获胜

新闻竞争不仅在形式上,也在信息源平台之上。在优胜劣汰的媒体环境中,新的形式层出不穷。率先抢到新领域所带来的红利诱惑与被淘汰的紧迫感双重作用,使得媒体不断尝试新的报道形式。与此同时,自媒体纷纷涌现,它们在形式上创新较少,但在小众领域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

美国大选报道团队“选·美”:《在美国国会实习是怎样的体验?》

“‘选·美’本来是几个留美社科博士生闲得无聊的产物,随着越来越多优秀的成员加入,我们用最专业的态度、最饱满的热情,乘着2016年美国大选的东风,一不小心成了在中文世界有一定影响力的美国研究栏目,我们希望在新的一年能继续优雅地干涉美国内政。”

相对很多国内内容生产团体来说,大部分成员身在美国的“选·美”能够迅速获得报道资源,并且成本极低。《在美国国会实习是怎样的体验?》请了几位美国国会实习生现身说法,比我们通常看到的报道更为生动。

四、网易的解释性新闻探索

以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另一面”栏目先后经历的三次比较大的风格转向和改版。第二部分是网易对一个单独事件的不同解释性报道形式的分析。

“另一面”三次风格不同的改版

“另一面”是网易新闻的评论栏目,诞生于门户网站刚刚兴起的时代。作为一档评论栏目,“另一面”打造了“网易有态度”这一宣言。“另一面”本身的slogan是“新闻没有告诉你的事情”,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个栏目想要传达的宗旨是为大家解读新闻背后的东西,目的是挖掘新闻背后的逻辑。

第一阶段:“启蒙时代”,民众什么都好奇

最初,“另一面”的风格是重资料、重证据、重逻辑,有着清晰的标题和三段论的行文结构。其操作模式也很好归纳:将话题分为三个部分进行逻辑论述,即“这事情为什么是这样子?”“他应该是什么样子?”“要达到这种样子我们需要做些什么?”这一时期的“另一面”对应的媒体环境是网络媒体刚刚开始发展,有大量话题可供讨论。

网易“另一面”:ATM机多吐钞票,国外银行认栽并不吃亏》

作品对应当时的社会案件“许霆案”,通过与国外相关案例的比较,通过“三段论”的模式进行解读。先提出论点,对案件定性,再分析论点,进行讨论,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

第二阶段:碎片化时代,民众需要快速阅读

网络媒体发力迅速,为适应其快速更新的优势,“另一面”进行了更为碎片化的改版。这一时期,“另一面”的形式开始转向以小标题切割内容,使之适应网络媒体用户的阅读习惯。

网易“另一面”:《韩国“被申遗”》

韩国是在中国互联网环境中被误解较深的一个国家。这篇作品源于韩国申遗火炕这一新闻。事实上,韩国的很多“申遗”传言都是被误传或夸大的。这类报道的模型为“事件经过核心错误还原真相”。

第三阶段:回归长文章,民众需要增量和谈资

 在这一阶段,“另一面”改版为“回声”栏目,重新回归长文章的路线。进入移动阅读时代后,媒体更需要做的是把用户留住,提高用户在媒体上的停留时间。此阶段,报道的选择方向也开始扩大。

  “回声”以讲故事为主,将说理隐藏在故事中。它的行文风格不再偏向于评论,而是更像小说和故事。

切尔诺贝利事件30周年报道

围绕“切尔诺贝利事件”三十周年这一话题,网易进行了一系列报道,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融媒作品。报道包含了深度特稿、数据报道、图片报道、评论文章、交互报道、VR等形式。

形式一:特稿

通过文字这种富有深度和感染力的形式,全面展现了切尔诺贝利的现状和问题。

栏目 | 路标

形式二:数据报道

强大精准的数据让读者的认知更为形象,对这场灾难的认知更为理性。数据分析将原本远离读者的事件和读者联系在一起,加强了读者的关切感。

栏目 | 数读

形式三:图片报道

切尔诺贝利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新闻发生时的遗迹,通过摄影,作品展现了许多30年后现场保留的东西。图片构成了纵向的新闻报道,能够感受到时间在其中的流逝。

栏目 | 看客

形式四:解释性的评论文章

重新描绘历史事实,提出更为鲜明的论点。

栏目| 回声

形式五:交互报道

以对话游戏的形式展现切尔诺贝利的辐射区,用户可以自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作品给读者提供了数十种选择,增加了互动性。通过这个作品,用户可以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种交互报道把内容切碎,可能会破坏完整性,但是可以由用户自己决定阅读节奏。这与传统的文字形式有着不同的逻辑,设计者需要考虑不同用户的不同路线选择。

作品 |《核辐射的回声》注:扫描图中二维码,可直接查看作品

形式六:VR

VR作品要求题材具有视觉观赏性,能够营造第一视角的新闻氛围。

作品 |《不要惊慌 没有辐射》注:扫描图中二维码,可直接查看作品

五、结语

解释性新闻从20世纪初作为非主流形式的新闻形态发展到现在,是对受众需求的考量,也是对传统媒体的一种挑战。新闻事件背后的事理逻辑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有着更大的价值与意义。近年来,各种技术层出不穷,常常出现一些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报道形式。这其中,很多形式可能会昙花一现,但它们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改变了新闻报道的思路,促使新闻人在报道技巧上多加思考。随着新需求与新的表现形式的出现,相信新闻的边界终会拓宽一厘米。

撰稿/屈昌成、闫琦、单浩田、江倩岚

编辑/胡文嘉(RUC新闻坊),梁思然(全球深度报道网)

相关阅读:

北青报总编:深度报道如何突破?定目标、找路径、紧扣事实

做调查,先懂行:《新京报》资深记者的报道心得

摄影记者陈杰:跑一线,突禁区,优秀调查是这样炼成的


闻烜,网易原生内容中心高级主编,2012年加入网易,历任图片编辑、评论编辑、策划编辑等,他自称“不务正业,偏向于探索不太正经的新闻形式,力求把新闻的边界拓展1厘米”。

您可以根据知识共享协议条款免费转载这篇文章

转载


阅读更多

GIJC 侧记 GIJC23

#GIJC23 侧记:危险者的聚会

“如果把这两千多个人都消灭了,全世界的独裁者应该会睡个好觉。”在 GIJC23 现场,我们一直开这样的“地狱玩笑”,却又如同另类的集体心理诊疗。自由作者邹思聪在这篇侧记中讲述了三位俄罗斯流亡记者的故事——他们虽然再也无法回国,却在异乡坚持报道、建立生活。

GIJC 侧记 GIJC23

#GIJC23 侧记:哪怕空间再小,也不要停止做事

在参会之前,于月想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哪些同行和我们一样处境艰难,又是怎样克服?在听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分享后,她觉得哪怕空间再小,也不要停止做事。

GIJC 侧记 GIJC23 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GIJC 侧记:残缺的数据,模糊的面孔,天秤倾斜的判决——从女性杀戮报道说起

如今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报道?在影响力如此受限的当下,我们究竟如何定义和看待“impact”?在报道杀戮女性的分享中,独立记者易小艾找到了部分答案:有些记录,若没有留下,真的会丢,若还有一些力气,就一起守住每一个留下记录的可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