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功能设置

文字大小

色彩设置

单色 柔和色 dark

阅读工具

底部遮盖 标尺

文章

主题

跨境合作调查报道的“前半生” | 路透社研究报告(上)

调查新闻领域天然充满了竞争和排他性,不过近年来,调查新闻领域涌现了越来越多合作的案例,业界对合作的呼声也越来越高。2016年12月,路透社新闻研究所启动名为《全球性的团队合作:调查新闻领域合作形式的兴起》的研究,研究所主管Rasmus Kleis Nielsen和BBC前主管Richard Sambrook牵头,邀请了6位资深媒体人共同撰写这份报告。2018年初,报告终于面世。

这份报告着眼于美国和欧洲的合作调查探索。当然,世界上的其他地区,例如非洲、亚洲和南美洲也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尝试,但是这份报告暂时不会涉及,留待以后进一步研究。报告分为六个章节,讲述了合作报道领域创新的方法论、跨境合作的实际操作过程、应用的技能以及涉及的法律条款。深度网将译介报告中有意思的观点和案例,分两篇刊出。本文所关注的,是在报告第四章中,自学成才的法国数据记者Nicolas Kayser-Bril梳理出的合作调查报道的历史发展脉络。

 


媒体机构合作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19世纪早期,美国的各大报纸就通过共享讯息资源,来经营“小马快递”(Pony Express)。小马快递于1860年创立,虽然它只存在了19个月,但也为美国邮政历史添上了重要的一笔。那时美国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还未建成,通讯耗时非常久,为了加快邮件传递,密苏里州的圣约翰到加州圣克利之间开辟了一条10英里的邮路,路程中设置186个驿站,通过在驿站频繁换快马进行“接力”邮递,原本三个月的送信时长能够缩短到10天。小马快递此时,就为新闻的的时效性助了一臂之力。

图/美国发行的小马快递邮票

19世纪50年代后,经营报纸的企业家们通过建立制度来巩固合作的形式,譬如共用一个电报机发送讯息。他们还创立了一个合资企业,买了一艘蒸汽船,在那时,使用蒸汽船是时髦但又昂贵的。而后,有些远洋航行的船自欧洲起航,经停加拿大的哈利法克斯时,蒸汽船就从远洋船上接收写满时讯的信件。新鲜出炉的消息会以电报形式由波士顿发往纽约,每家报纸再利用这些消息出版新一天的报纸。我们耳熟能详的美联社就是这么诞生的。

图/根据水门事件曝光改编的电影《总统班底》

19世纪到20世纪之间没有明确的线索,表示记者们进行过调查项目合作。老罗斯福时代精通调查新闻的那些“调查记者”们(Muckcrakers),都是单干或者二人“作战”。1973年,水门事件轰动一时,曝光这个丑闻的Bob Woodward和Carl Bernstein记者二人组也没有把资料共享给其他的编辑部。20世纪初期,欧洲的第一位数据调查记者E.D.Morel虽然邀请了其他人合作记录刚果的人口奴役问题,还用了传教士拍摄的照片作为辅助,做出完整的数据分析,但是这也并不能算是合作,更像是联盟。

直到2010年左右,记者间的合作报道才正式出现。维基解密曝光的“阿富汗战争日记”就是其中的一个好例子,合作的机构为媒体发放独家资料,参与的技术公司再为媒体提供必要的软硬件支持。最终,报道以共同名义发表,同时这个合作的过程本身,也能写就一则精彩的新闻故事。

合作报道近年成为主流趋势。也许有的人会认为,要写出精彩的新闻故事,记者之间应该推进更多合作。Nicolas kayser-Bril认为,这个想法听起来诱人,但是值得三思。成功的例子数不胜数,失败者也有之。比方说1994年曝光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和密友从普通民众身上搜刮十亿美元的调查报道《白俄罗斯网络》,由于一个职责重大的合作记者怠工,项目难以为继;一个针对土耳其木偶的调查项目中,负责刊登发表的编辑理解不了这个故事的新闻价值,项目就此终止。这些失败的经验告诉我们,合作也只是千万个选择中的一种,在必要和核实的条件下,记者们才应当合作报道。

合作的目的是为了与志同道合的人强强联手,达成一个非常具体的目标,这样能有效节省成立新组织的力气损耗。合作中的要素缺一不可,有三种情况不适宜合作报道,否则极其可能会失败:

  1. 如果调查的主题不明确;
  2. 如果最初设定的计划有大的变更;
  3. 人力损耗大。

合作本身并不会提升项目的质量与效率,有的时候它还会使一个好端端的项目变得寸步难行。投资人是时候控制一下对于合作报道的呼声了。

 

编译/Lizzy Huang

编辑/Ivan Zhai

相关阅读:

困难时期能孕育出最好的新闻报道:2017全球获奖深度报道回顾

全球深度报道现状透析:数据驱动与跨国协作的时代已经到来

让数据和技术更好地服务故事 | GIJC17

您可以根据知识共享协议条款免费转载这篇文章

转载


阅读更多

深度报道技巧

跨境记者第六年,一个人的国际新闻地图

成为跨境记者已经超过六年,宁卉用重现场、长特写的方法来写故事,并试图引向更大的讨论,尝试自己去画一个没有疆域、或是跨越了疆域的世界。

深度报道技巧

困难时期能孕育出最好的新闻报道:2017全球获奖深度报道回顾

如果你已厌倦了摸不着的算法和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无尽假新闻,那么,希望以下这份精心整理的年度获奖深度报道系列,能重燃你对新闻业的信念。不可否认,新闻业仍处于探求自身未来的过程之中。本文所介绍的深度报道案例,从今年全球及地区性共15个新闻奖项优胜作品中选出,从中你能看到具有启发性的叙事手法、调查方法、合作模式以及记者对抗一切障碍的勇敢无畏。

GIJC 侧记 GIJC23

#GIJC23 侧记:危险者的聚会

“如果把这两千多个人都消灭了,全世界的独裁者应该会睡个好觉。”在 GIJC23 现场,我们一直开这样的“地狱玩笑”,却又如同另类的集体心理诊疗。自由作者邹思聪在这篇侧记中讲述了三位俄罗斯流亡记者的故事——他们虽然再也无法回国,却在异乡坚持报道、建立生活。

GIJC 侧记 GIJC23

#GIJC23 侧记:哪怕空间再小,也不要停止做事

在参会之前,于月想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哪些同行和我们一样处境艰难,又是怎样克服?在听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分享后,她觉得哪怕空间再小,也不要停止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