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功能设置

文字大小

色彩设置

单色 柔和色 dark

阅读工具

底部遮盖 标尺

文章

研究特稿 是为了探寻呈现深度复杂事实的多种报道方式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市场化报纸的竞争加剧,以《华西都市报》、《大河报》为首的不少都市报和晚报开设日常特稿专版,不少报社也专门成立了特稿部,一种带有明显调查报道特征的文体逐渐出现。直到本世纪开端,《南方周末》记者李海鹏的《举重冠军之死》刊登,业界公认的“中国式特稿”代表作诞生,自此,注重文学多元叙事手法力图呈现复杂事实的特稿文体,在国内开始了一段短暂而繁盛一时的探索之旅。

这种最具文学性的新闻文体吸引了李薇的注意。李薇是新闻专业背景出身的文学博士,现任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五年多来,一直从事新闻特稿的研究。

李薇介绍,她的研究对比分析以普利策特稿奖作品为代表的美国特稿和“中国式特稿”,其根本目的是使中国新闻工作者熟悉美国新闻界将文学叙事技巧与新闻功能较好融合的经验,更清楚地辨别文学与新闻的界限,更好地利用文学为新闻服务讲好中国故事。

本文是全球深度报道网独家学者对话系列第三期——对话李薇,探讨新闻特稿研究如何反哺高品质原创新闻内容的生产与传播。


GIJN: 读者甚至一些媒体人都会把新闻特稿、报告文学、非虚构写作这些概念混在一起,它们区别在哪里? 能否详细谈谈?

李薇:自1930年黄天鹏探讨“新闻文学观察法”“新闻文学叙事法”“新闻文学描写法”三大手法至今,我国新闻学界关于(新闻和文学)两者边界的研究成果极少,新闻业界也缺乏相关的经验成果。但新闻界却不乏新闻写作者一直在摸索如何通过学习文学文本,写出更具传播力的新闻报道。曾任《南方周末》特稿部主任的叶伟民先生近十年来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写作实践和研究工作,新闻业界对这种写作路径感兴趣的人也越来越多,因此从提升我国新闻写作水平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相比新闻业界人士,我接触到的国内新闻学界和文学界学者更认可报告文学的价值,有些人还将报告文学定性为新闻文本,对其给予较高的评价。不过,我国报告文学发展后继乏力正是因其未严谨遵循新闻真实性的执行规则,加之其先天的特殊功能也制约了自身发展。我将报告文学划归在纪实文学的范畴内,虽然众多学者认为其最典型特征是“非虚构”,但本质上是文学文本,可将其视为我国非虚构写作的萌芽。

报告文学、新闻特稿、非虚构写作这三个关键概念的界定标准不统一,很难平行比较,但三者都具备的共同特征是“非虚构”叙事手法。非虚构写作可以囊括报告文学和新闻特稿。

 

GIJN: 厘清概念对当下的新闻业而言有何意义?

李薇:我国新闻业要在国际舆论界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在对外传播中争得一席之地,高品质原创新闻内容是核心竞争力中的关键元素。但我国新闻业长期以来在提供高品质新闻内容上缺乏持久规范的执行规则,这与我国新闻学界对新闻文体教学及研究不足是有关的。

新闻写作的专业性并未得到我国新闻学界的高度重视,内地高校开设的新闻写作课程种类是十分有限的,大多院校以基础新闻写作和高级新闻写作两门课程为主,开设像深度报道或经济新闻报道这些重要新闻写作课程的院校比较少,特稿写作这门课我目前还未发现有哪所学校开设。但我来香港访学后发现,“feature writing”这门课程在浸会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开设时间已久,其他学校比如树仁大学新闻学院也有开。当然,在美国,与新闻特稿写作相关的课程就更多了,比如:“文学新闻”“叙事新闻”“非虚构写作”等。

另外,我国内地关于新闻文体研究的成果并不丰富。当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好的新闻文本,新闻文体研究也难以展开。我国新闻特稿蓬勃发展的时期也不过20年,直到2013年左右,《中国青年报》和《南方周末》的一些经典新闻特稿才集结出书,相关研究不足是必然的。但我们新闻学界对新闻内容生产研究关注度不够也是事实,学界成果与业界实践互为补充的现象并不多见。

通过厘清这些概念,能发现不同新闻文体源起的复杂背景,更能理解我国新闻文体发展创新乏力的根源,由此探寻的解决方法才能真正为我国新闻界实操所用。

 

GIJN: 相比当年《南方周末》和中青报经典报道频出的年代,就您观察,今天新闻特稿是衰落了吗?

李薇:我国新闻特稿发展时间很短,我认为它从来就没有蓬勃发展过,也就无所谓衰落。当下,虽然新媒体兴起后,整个传媒业竞争激烈,但大多媒介管理者都认同高品质的原创新闻内容依然是强有力的竞争武器,新闻特稿则是一种能承载高品质原创新闻的文体,是新闻中最具文学性和创造性、最会讲故事的文体。

新闻特稿的故事品质是以较长篇幅确保的,这的确不适应新媒体为受众塑造的移动碎片阅读习惯。但人类从未停止过对真实故事的追寻,只要新闻特稿不违背寻求真实故事的初衷,它就有存在的市场,至于是否一直保持纯文字文本的形式,是有待商榷的。

 

GIJN: 那新闻特稿未来会如何发展呢?

李薇:我对新闻特稿有如此持久的兴趣,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具备转化为非虚构作品和影视作品的双重可能。索尼娅・纳扎里奥就将获得普利策特稿奖的《被天堂遗忘的孩子》写成了非虚构作品《恩里克的旅程》;汤姆・沃尔夫的非虚构作品《真材实料》就被改编成了电影《太空英雄》;国内获奖的新闻特稿《太平洋大逃杀》也一度成为影视公司热捧的IP。因此,新闻特稿的真实故事是可以跨界的。

新闻特稿还具备发展成多媒体形态的潜能,能快速适应融合媒介平台。2013年普利策新闻特稿奖作品《雪崩》就是一个多媒体作品,聚合了视频、声音、画面、文字等多种传播符号。为什么普利策新闻特稿奖会选择一个多媒体作品?如果我们了解新闻特稿的几大典型叙事特征,就不会对此产生疑惑了。例如,新闻特稿擅长的场景呈现就源自20世纪后电影时代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就是电影化小说的典型代表,这是影视技术启发与竞争的结果。

在融媒体时代,新闻特稿中的场景呈现可以直接用影视技术解决,为何还要再转化为静态的文字?对话可以直接还原为同期声,创作者为何还要受生动准确再现直接引语的折磨?各怀绝技的传播符号有了各司其职的媒介舞台,媒介拟态世界与现实世界融合得越来越紧密。随着VR虚拟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传媒科技的兴起,追寻复杂真相的新闻特稿毫不犹豫地拥抱这些能传递全感官信息的新技术也是不足为奇的。

 

 

采编/Vickie & Lizzy

编辑/Ivan Zhai

 

相关阅读:

我在斯坦福,帮中国调查记者解决搜索难题

专访王天定:想象调查报道的未来形态 | GIJN独家对话学者系列

特稿之旅:一个新闻故事的诞生

 



李薇,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新闻特稿,文学新闻。主持研究多项省级课题,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山东大学学报》(社科版)、《湖南大学学报》、《新闻记者》、《中国出版》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您可以根据知识共享协议条款免费转载这篇文章

转载


阅读更多

GIJC 侧记 GIJC23

#GIJC23 侧记:危险者的聚会

“如果把这两千多个人都消灭了,全世界的独裁者应该会睡个好觉。”在 GIJC23 现场,我们一直开这样的“地狱玩笑”,却又如同另类的集体心理诊疗。自由作者邹思聪在这篇侧记中讲述了三位俄罗斯流亡记者的故事——他们虽然再也无法回国,却在异乡坚持报道、建立生活。

GIJC 侧记 GIJC23

#GIJC23 侧记:哪怕空间再小,也不要停止做事

在参会之前,于月想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哪些同行和我们一样处境艰难,又是怎样克服?在听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分享后,她觉得哪怕空间再小,也不要停止做事。

GIJC 侧记 GIJC23 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GIJC 侧记:残缺的数据,模糊的面孔,天秤倾斜的判决——从女性杀戮报道说起

如今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报道?在影响力如此受限的当下,我们究竟如何定义和看待“impact”?在报道杀戮女性的分享中,独立记者易小艾找到了部分答案:有些记录,若没有留下,真的会丢,若还有一些力气,就一起守住每一个留下记录的可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