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功能设置

文字大小

色彩设置

单色 柔和色 dark

阅读工具

底部遮盖 标尺

文章

主题

地方媒体如何通过深度报道 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

特报部团队由江苏新闻广播建立,专门深入报道地方的问题,在上篇文章中,深度报道网已邀请刘海涛介绍了报道团队组建的历程、架构、工作流程和操作选题的思路。本文将透过两个案例, 进而分享团队的经验。这两个案例显示了该台通过深度报道,推动社会问题曝光。     


案例一:干部吃甲鱼欠债不还事件。

2018年3月22日,新闻广播接到线索,2010年到2012年期间,淮安市民汤女士在宿迁市泗阳县开了两年甲鱼馆,期间,当地县城管局和县农机局人员经常带人前往消费,并写下了13张白条,共欠款近2万元。然而经过多次交涉,这些欠款仍旧没有拿到手。

3月22日,记者连夜前往当地取证,3月23日早《政风热线》节目首先关注,节目播出后,前方记者第一时间发回调查报道,当天下午节目接力关注,持续加温,同时,特报部编辑在后方整合节目内容和采访稿件,迅速整理新媒体稿件,通过江苏新闻广播的官方微博、政风热线节目的官方微博发布。

记者介入后不到12个小时,3月23日傍晚六点半,泗阳县城管局综合科相关工作人员专程前往淮安市,把拖欠了汤女士6年的餐费15591元送到了她的手中。当晚8点多,泗阳县农机局派工作人员前往淮安,将拖欠多年的餐费2915元,如数给了汤女士。我们将最新情况与之前的报道整合,在微信上推出最新报道。

报道24日被人民日报客户端首页转发,阅读量超过58万次,同时荔枝新闻、腾讯、网易、凤凰、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纷纷转载,人民日报手机APP推送2次,人民日报官方微信推送1次,点击量382万次。

3月27日,新华社原文转发报道。报道引起江苏省纪委、宿迁市纪委高度关注,经调查,涉事的多名责任人受到党纪政纪处罚。

3月30日,“两任局长吃甲鱼打白条6年未还受党纪政纪处罚”事件作为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影响党和政府形象的典型案例再次被新华社引用。4月19日,该事件被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力的典型案例被江苏省纪委通报。7月7日,为了进一步扩大警示效果,宿迁市纪委将该事件拍成了短片,通过微信公众号《宿迁廉风》发布,向全市党员干部推送。

在操作这个选题的过程中,涉及多项新闻专业操守问题,除了核实真相外,新闻媒体不能自我膨胀。23日傍晚,泗阳县城管局、农机局还钱后,我们准备在微信上推出第二篇报道。关于报道的标题,特报部编辑记者热烈讨论,有人提出标题可以这样起:《那些王八的钱还了!》(一语双关,王八既是甲鱼的别名,又是骂人的词语)。这个标题看上去非常惹眼,如果发出去,一定能够吸引众多网友的关注,也暗讽了涉及此事的官员,但我提出了不同意见,最终把标题改为:《钱已还清,但事情未说清》。我当时在工作群里说:“新闻媒体不能自我膨胀,要清醒地认识自己,可以善意批评别人,但不能侮辱别人”。

新闻媒体要客观评判各种社会变量,尊重各方利益,在关键的节点上发力,让社会朝着好的方向改变。

案例二:问题医疗气体致盲事件。

媒体的职责是报道真相,将问题事件曝光,努力推动问题解决,但媒体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媒体自身不是万能的,不能因为推动了几个个案的解决而自我膨胀。

2016年3月,南通一位听众给江苏新闻广播打来电话,表示他和一批患者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进行眼科治疗,由于用于辅助的医疗气体全氟丙烷出现污染,导致手术后视力急剧下降。

得到信息后,特报部立即派出记者赶往南通核实此事,发现投诉内容属实。4月8日,我们播出第一篇独家报道《南通26名患者被注射问题医疗气体 2人失明》,引起全国广泛关注。

第一篇报道播出后,记者进一步核实受害患者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住址、身体状况, 4月11日播出第二篇独家报道《问题气体导致失明人数上升到5人 毒性成分及实际使用数量成谜》。

这篇报道播出后,我们又在官微后台收到留言,有人告诉我们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还有59名患者也受到了同样的伤害。令人震惊的是,部分患者这时已经失明,剩余的患者病情还在恶化。

南通、北京两地80余名受害患者的命运牵动人心。特报部决定兵分两路,一路记者前往北京的北医三院采访患者和院方,另一路赴天津采访涉事厂家和天津市食安委。

当记者直接出现在晶明公司门前要求采访时,涉事企业始料未及,在等待了半个多小时后,企业相关负责人接受了记者采访,明确回复致盲气体中存在杂质,但杂质是什么?毒性成分是什么?企业也不清楚,并坚称生产流程符合标准。

记者几经周折,在天津市食安委采访到了案件调查部门——天津市滨海新区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对方解释,一年前问题气体已召回,致盲毒性成分由国家食药监总局委托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中检院进行检测,但一年时间过去,未有检测结果。

厂方还表示,按照国家食药监总局的要求,15040001和15040002两个批次的问题产品共计召回8632盒,其中15040001批次的问题产品实际使用了621盒,15040002批次未被使用即被召回。

4月14日,我们播出第三篇独家报道《问题气体事件再添受害者 北医三院18人单眼致盲》。

4月15日,我们播出第四篇独家报道《厂家通过江苏新闻广播首次回应致盲气体存不明杂质 但毒性成分成谜》。

4月15日,北医三院回应报道,表示医院的诊疗行为符合规范,气体购置使用环节均符合相关规定、手续齐备,并且医院采购气体的厂家为天津晶明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获得注册证明的眼用全氟丙烷气体的单位。

遗憾的是,此后患者们走上了漫长的法律诉讼途径,截止目前,患者仍未获得厂家赔偿,导致他们眼睛失明的有毒成分依然未知。

新闻媒体曝光的事件中,有些事件获得解决,如干部吃甲鱼欠债不还事件,但也有些问题在曝光后,仍难获得解决,如问题医疗气体致盲事件。

媒体的职责是报道真相,将问题事件曝光,努力推动问题解决,但媒体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媒体自身不是万能的,不能因为推动了几个个案的解决而自我膨胀。

在转型中的中国,媒体面临很多问题,但媒体人应始终牢记使命,恪守职业操守,以报道事实和真相为己任,让报道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相关阅读:

中国地方媒体报道:有影响力的报道是如何炼成的

支持调查报道的五种方式 明白自己的价值最重要 | GIJC17

全球深度报道现状透析:数据驱动与跨国协作的时代已经到来


刘海涛,2001年从兰州大学毕业后进入江苏省广电总台新闻广播工作至今。历任记者、特报部主任、江苏新闻广播总监助理。曾获中国广播影视奖大奖、首届江苏最美消费维权志愿者等荣誉。

2011年刘海涛负责组建江苏新闻广播特别报道部,带领团队完成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调查报道,诸如《有毒的塑胶跑道——校园“隐形杀手”调查》、“问题医疗气体致盲”调查等。

您可以根据知识共享协议条款免费转载这篇文章

转载


阅读更多

深度报道方法

“紫牛新闻”:打造一块原创深度新闻的试验田

移动互联时代,媒体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掌上阅读渐成主流,受众获取信息日益便捷丰富,但与此同时,内容趋于同质,泥沙俱下真伪难辨。当此之际,“澎湃新闻”“红星新闻”相继上线,以打造全国有深度与思想的新闻平台为发愿,在内容、渠道等模式上屡屡创新,频获业界关注,成为国内媒体转型的“澎湃模式”“红星路线”。

深度报道方法

中国地方媒体报道:有影响力的报道是如何炼成的

2011年,江苏新闻广播成立了特别报道部(以下称特报部),负责突发新闻报道、深度调查报道。8年来,特报部完成了超过1000篇各类报道,其中一批深度调查报道在全国产生了影响,推动了多个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

GIJC 侧记 GIJC23

#GIJC23 侧记:危险者的聚会

“如果把这两千多个人都消灭了,全世界的独裁者应该会睡个好觉。”在 GIJC23 现场,我们一直开这样的“地狱玩笑”,却又如同另类的集体心理诊疗。自由作者邹思聪在这篇侧记中讲述了三位俄罗斯流亡记者的故事——他们虽然再也无法回国,却在异乡坚持报道、建立生活。

GIJC 侧记 GIJC23

#GIJC23 侧记:哪怕空间再小,也不要停止做事

在参会之前,于月想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哪些同行和我们一样处境艰难,又是怎样克服?在听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分享后,她觉得哪怕空间再小,也不要停止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