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功能设置

文字大小

色彩设置

单色 柔和色 dark

阅读工具

底部遮盖 标尺

文章

主题

“紫牛新闻”:打造一块原创深度新闻的试验田

移动互联时代,媒体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掌上阅读渐成主流,受众获取信息日益便捷丰富,但与此同时,内容趋于同质,泥沙俱下真伪难辨。当此之际,澎湃新闻”“红星新闻相继上线,以打造全国有深度与思想的新闻平台为发愿,在内容、渠道等模式上屡屡创新,频获业界关注,成为国内媒体转型的澎湃模式”“红星路线

在此背景下,2017629日,老牌媒体《扬子晚报》推出对标红星新闻澎湃新闻的融媒体产品紫牛新闻紫牛取自扬子牛的谐音,意即《扬子晚报》为读者俯首甘为孺子牛),致力于生产原创深度内容。

2017年的《扬子晚报》,已不再是过去一纸风行的单一纸媒,而是报纸、官网、官微、官博和新媒体客户端融合的全媒体矩阵,用户总数超过2000万。纵然阅读载体有所变换,但紫牛新闻这个全媒体品牌,自诞生之日起即承报社卅载积淀,可谓一出生便风华正茂

一年多来,紫牛新闻践行《扬子晚报》创刊伊始立下的“365天一天也不让读者失望的诺言,共发布超过450条深度新闻报道,330多条原创新闻短视频,多次登上微博热搜,大量稿件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和央视等中央级媒体转载,与@央视新闻调查 @侠客岛 @南方周末 等媒体被评为微博大观最佳深度报道媒体”“2018腾讯区域影响力峰会新媒体卓越传播大奖

倾报社之力 集各方所能

2017年6月27日、28日,为了配合“紫牛新闻”的上线,《扬子晚报》连续两日利用头版主图造势,刊登创意悬念广告,吸引7000人参与竞猜,并于6月29日当天整版封面揭晓答案。

不仅如此,“紫牛新闻”上线的消息还在《扬子晚报》微博、公众号、新闻客户端等全媒体平台上发布。在南京地铁三号线和四号线的站点,“紫牛新闻”的广告牌也同步登场,引起南京市民关注。

“紫牛新闻”是在《扬子晚报》热线新闻部的基础上建立的,热线新闻部的前身是机动新闻部,这个部门的成员多为拥有10年以上新闻经验的资深记者,热线新闻部主任陈迪晨担任紫牛新闻主编。

 

“紫牛新闻”团队

热线新闻部最初只有9个人,2017年6月中旬,扬子晚报社陆续从其它部门抽调5名精兵强将,包括南京大学博士、长期报道国际新闻的专家型记者宋世锋,从新媒体部调来的90后文字编辑张冰晶和视觉设计编辑万惠娟,原《扬子晚报》摄影记者、图文功底俱佳的刘浏,作为《扬子晚报》深度融合转型的一把尖刀、一支特战队,共同构成“紫牛新闻”的核心力量,旨在打造一块原创深度新闻的试验田。

 

《扬子晚报》头版力推“紫牛新闻”

 

为了加速“紫牛新闻”的成长,《扬子晚报》每个部门都有考核要求,每月要向“紫牛新闻”提供一定数量的符合要求的稿件。“紫牛新闻”还有一个优势,即《扬子晚报》在江苏具有强大影响力,每个地级市都建有记者站,这些记者站的记者和“紫牛新闻”团队保持着密切联系。在大本营南京之外的省内城市,记者可以与“紫牛新闻”合作,优质稿件在“紫牛新闻”平台发出。

 

多种形式 多点分发

与《扬子晚报》纸媒不同,“紫牛新闻”所关注的不尽是大事要事,更关注有关注度和话题性的内容。在文字风格上,其强调新锐,希望带给读者“悦读”体验。从内容形态上来说,作为一款以新媒体为主阵地的品牌,其整合文字、图片、视频、H5交互等较报纸形式更多样的原创内容。

 

紫牛新闻slogan:“在这里遇见不同”

 

“紫牛新闻”也是各种新媒体形式热切的尝试者。目前,“紫牛新闻”并没有单独建立手机客户端运营,而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官方微博、扬眼App、扬子晚报网、腾讯视频、秒拍视频以及新华报业集团旗下的交汇点App等全媒体矩阵平台上的多点分发机制完成渠道建设。

南京地铁站投放的“紫牛新闻”广告

在内容的发布上,“紫牛新闻”在《扬子晚报》微信公众号首发,“紫牛新闻”公众号转载,《扬子晚报》、扬眼App以及扬子晚报网等平台跟进发布。针对不同的平台,编辑会修改标题改进排版,以适应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如今,《扬子晚报》纸质版A3版均为“紫牛新闻”专版,在头版的主图上,也有着“紫牛新闻”的醒目标志。

 

人财技术 保驾护航

以前做新闻以报纸为主平台,现在投身新媒体后,新闻发布渠道骤然增多,这对记者编辑来说是极大的考验。《扬子晚报》专门开发了新的发稿系统,供“紫牛新闻”团队使用。新的发稿系统能跟踪每条稿件在现有渠道发布的时间轴,“紫牛新闻”记者所采写的每一篇稿件,经过不同的渠道分发后,都会在这个系统里留下详细的信息,包括发布时间、阅读效果、编辑痕迹等,也就是说,这个系统能完整呈现“紫牛新闻”所生产内容的分发路径。

新的发稿系统不仅有利于采编考核,还会为记者发稿带来便利,以前记者采写的稿件发出来后就结束了,而现在还有后续步骤,记者可以看到自己劳动成果的传播效应。这些结果也能为记者日后的新闻采写提供借鉴,让大家知道读者喜欢哪种类型哪种文风的稿件。新的发稿系统还可以直接生成H5模板,这样,内容的呈现方式会更加丰富。当“紫牛新闻”的经验成熟后,这个新的采编系统将会在全报社推广使用。

做深度报道需要资金支持,除了人员增配和技术支持,《扬子晚报》还承诺在稿件等级评定上向“紫牛新闻”倾斜,以激发团队活力,吸引更多的记者向“紫牛团队”供稿。

 

坚持接近新闻核心和不一样的视角

尽管是新媒体的产物,但起步之初,“紫牛新闻”即区别于短平快的信息,一直致力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和故事的深度调查采访,强调精耕细作,以大国工匠之心打造每一件产品。仅一年有余,“紫牛新闻”在谣言粉碎、传递温度、追击热点等方面均做出了不少经得起时间和事实检验的重磅作品——

2018年2月,《卖鱼西施走红:20岁的颜值,40岁的双手》一文,在最庸常的生活图景里,发现了普通人灵魂的美丽,沉静笔墨勾勒出的不仅是卖鱼姑娘清丽的面容,更是在这个浮躁而功利的时代里,表现出的难得朴实、安然自足,用勤劳的双手与家人一起奋斗,这才是真正的幸福。“卖鱼西施”与时下为了成名而做出种种出格之举的网红主播形成了鲜明对比。

“卖鱼西施”

“星巴克最大丑闻”一文已经被认定为“不实信息”,无法点击打开。

 

2018年4月,一篇自媒体文章《星巴克最大丑闻,你们喝进嘴的竟然是这些》将星巴克推上了风口浪尖,文章歪曲了美国的一项法律裁决,然后提炼出星巴克致癌的话题误导大众。“紫牛新闻”第一时间刊登《“星巴克丑闻” 谁是幕后黑手?》一文,还原星巴克谣言的炮制过程,起底造谣的公众号,用接近新闻核心的采访,击穿流言的斑驳。

 

同月,河南重症女童家人诈捐的消息,引来了无数网友的口诛笔伐。“紫牛新闻”对话饱受非议的女童家人和多方当事人,写成《接受捐赠未及时救治,导致重症女童死亡?妈妈:孩子没死,我很冤》一文,没有一边倒地挞伐,而是致力于开掘事件中未受到重视的矛盾细节,用客观而公正的笔触,还原了女童家人众筹事件的始末,让事件以更为完整的面貌呈现,留待读者以更为公正的目光审视。之后,当地官方的调查,让真相逐渐浮出水面,“诈捐”并不存在,成为“紫牛新闻”报道的一个遥远回响。

 

4月12日,“紫牛新闻”独家报道“河南眼癌女童王凤雅母亲被指诈捐事件”,引发网友持续刷屏。

 

除此之外,还有引人注目的“沈阳事件”,“紫牛新闻”第一时间对话举报人李悠悠;全民热议的杭州保姆纵火案开庭,“紫牛新闻”对话受害人的律师,直击庭审;引起舆论风暴的江歌案,“紫牛新闻”采访了对江歌母亲提供法律帮助的河海大学法学院教授刘惠明,探讨该案核心问题……

“紫牛新闻”虽然不能报道每一个热点事件,但只要报道的新闻,都坚持努力接近新闻核心的采访和不一样的视角,始终在回应受众需要读什么,给孩子读什么;什么才是客观公正、具有公信力的阅读内容;什么才是真实、生动、走心、隽永的阅读内容;什么样的内容才能叩动心扉、开卷有益,让人们不断有所收获等时代之问。

 

做有影响力的新闻

“紫牛新闻”在一年多时间里且行且探索,已有逾百篇稿件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等中央级媒体转载,在多个新媒体平台上表现不俗,多次登上微博热搜。

《诽谤者一审被判拘役3个月!校园欺凌延续10年,她不再沉默》,一件诽谤案的背后,紫牛新闻揭开当事人长达10年遭遇网络欺凌的罕见故事,新华社官微头条推送。

《300元南京“港澳游”却花6万多!被关“禁闭”、不准吃饭……》一文微博阅读量950万,在网易上跟帖数12万,被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转载,被新浪、搜狐、腾讯等多家门户网站主页推送,今日头条阅读数116万多,推荐数2476万多。

南京西堤国际杀妻案,“紫牛新闻”独家报道,罪犯在死缓期间多次打人或将执行死刑。迅速形成热点,在企鹅号上阅读数724万,被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2017年度南京法院十大有影响力报道。

《史上最牛送女儿上大学》一文,微博阅读881万,点赞近2万,登上微博热搜第二名。《婚外恋1200万送“北影女神”!追钱时知道女神做的事崩溃了》、《订燕窝、贷款十几万打赏女主播,父母却在家吃低保!》阅读数均超过200万……

 

2017年9月16日,“紫牛新闻”报道南京一家长自驾108天穿越26国送女儿上学。

 

到今年6月,扬子晚报官方微博紫牛新闻话题阅读数3.8亿;企鹅号阅读量6376万;视频阅读量7468万。

  媒体融合是一次全新的艰苦征程,但不管技术如何推陈迭代,对媒体人来说,内容始终是他们安身立命之本。经过一年多的探索,紫牛新闻这块原创深度新闻的试验田,可以说是一个较为成功的尝试。运营短短一年,紫牛新闻已以全媒体信息传播方式报道了一系列有价值的选题,充分展现了转型期一个老牌地方媒体的温度、深度和高度。


孔德淇,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陈迪晨,《扬子晚报》热线新闻部主任、“紫牛新闻”主编。

陈浩洲,传媒大观察特约作者。

您可以根据知识共享协议条款免费转载这篇文章

转载


阅读更多

深度报道方法

地方媒体如何通过深度报道 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

特报部团队由江苏新闻广播建立,专门深入报道地方的问题,在上篇文章中,深度报道网已邀请刘海涛介绍了报道团队组建的历程、架构、工作流程和操作选题的思路。本文将透过两个案例, 进而分享团队的经验。这两个案例显示了该台通过深度报道,推动社会问题曝光。     

深度报道方法

中国地方媒体报道:有影响力的报道是如何炼成的

2011年,江苏新闻广播成立了特别报道部(以下称特报部),负责突发新闻报道、深度调查报道。8年来,特报部完成了超过1000篇各类报道,其中一批深度调查报道在全国产生了影响,推动了多个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

GIJC 侧记 GIJC23

#GIJC23 侧记:危险者的聚会

“如果把这两千多个人都消灭了,全世界的独裁者应该会睡个好觉。”在 GIJC23 现场,我们一直开这样的“地狱玩笑”,却又如同另类的集体心理诊疗。自由作者邹思聪在这篇侧记中讲述了三位俄罗斯流亡记者的故事——他们虽然再也无法回国,却在异乡坚持报道、建立生活。

GIJC 侧记 GIJC23

#GIJC23 侧记:哪怕空间再小,也不要停止做事

在参会之前,于月想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哪些同行和我们一样处境艰难,又是怎样克服?在听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分享后,她觉得哪怕空间再小,也不要停止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