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功能设置

文字大小

色彩设置

单色 柔和色 dark

阅读工具

底部遮盖 标尺

「后续」不仅可以帮你持续追踪某个新闻热点事件,还可以让你看到整个新闻事件的全貌。(图片来源:少数派)

文章

后续:互联网的记忆不止七天,这款 App 想做线上的新闻图书馆

人总是善于遗忘的动物。面对每天新闻热点的不断刺激,我们常常会忘记很多重大新闻事件的后续。例如三月底发生的盐城化工厂爆炸事件,在事故发生后的两三天内,我们可以看到事件的进展、死伤人数的通报,但一、两个礼拜后,人们的注意力就转到其他的新闻事件上了,媒体也对此事鲜有关注,我在 Google 新闻中搜索「盐城化工厂爆炸」,看到最近的新闻都是4月初的。

对于这次化工厂爆炸事件,最近一次通报是3月27日发布的,当时称事故造成78人死亡、600多人受伤。一个多月过去,我很好奇死者的身份有没有确认、伤者的情况如何、有没有重伤者死去、以及追责、善后赔偿等问题,但媒体对于这些问题的报道少之又少,又散落在各处,很难找到答案。

主动搜索信息都如此困难,更不用说绝大多数人都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了。在铺天盖地的算法推荐下,我们对新闻的记忆变得和金鱼也差不了多少。「后续」这款 App 的出现,就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它能够帮助你持续追踪某个新闻热点事件,只要媒体对你关注新闻事件有报道,你就会立刻收到推送;同时,你也可以看到某一新闻事件的完整脉络——从时间线到相关人物和报道等等。

在「后续」中不仅可以看到新闻的时间线,还可以看到相关人物。

例如,在「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事件中,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新闻核心人物贺建奎的状态——已被停职;也可以看到事件的最新进展——13天前,潇湘晨报报道称斯坦福大学开除了几名与和贺建奎进行互动的科研人员;18天前,财经网报道称斯坦福大学从未与贺建奎进行过合作。这样的时间线可以一直拉到去年11月这单新闻刚刚发生时,读者不仅可以追踪最新后续,还可以从头到尾一次过地了解整个新闻的进展。

除此以外,「后续」还提供了 趋势 功能,一目了然地呈现当前热门的话题;并且,你还可以用 emoji 对新闻表态。

在新闻来源方面,「后续」的来源不仅包括中国的官方媒体,也有官方通报、经认证当事人及相关专业人士的发言等,同时也辅以人工审核,所以在上面不大会看见假新闻。但由于「后续」是一款在中国运营的 App,所以并没有加入境外的可靠信源,这也让新闻事件的呈现角度有时显得比较单一。

但总体来说,在算法当道、信息碎片化严重、追热点成为风潮之下,「后续」还是一款相当不错的 App,就像「后续」主编 @清越千千 在接受采访时候所说,希望「后续」可以成为一个线上的新闻事件图书馆,「我们的记忆是有限的,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你可以在 App Store 下载 iOS 版本,或者使用 网页版本,它的 Android 版本也已经在 Google Play 进行公测,你可以点击 这里 申请。

您可以根据知识共享协议条款免费转载这篇文章

转载


阅读更多

GIJC 侧记 GIJC23

#GIJC23 侧记:危险者的聚会

“如果把这两千多个人都消灭了,全世界的独裁者应该会睡个好觉。”在 GIJC23 现场,我们一直开这样的“地狱玩笑”,却又如同另类的集体心理诊疗。自由作者邹思聪在这篇侧记中讲述了三位俄罗斯流亡记者的故事——他们虽然再也无法回国,却在异乡坚持报道、建立生活。

GIJC 侧记 GIJC23

#GIJC23 侧记:哪怕空间再小,也不要停止做事

在参会之前,于月想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哪些同行和我们一样处境艰难,又是怎样克服?在听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分享后,她觉得哪怕空间再小,也不要停止做事。

GIJC 侧记 GIJC23 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GIJC 侧记:残缺的数据,模糊的面孔,天秤倾斜的判决——从女性杀戮报道说起

如今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报道?在影响力如此受限的当下,我们究竟如何定义和看待“impact”?在报道杀戮女性的分享中,独立记者易小艾找到了部分答案:有些记录,若没有留下,真的会丢,若还有一些力气,就一起守住每一个留下记录的可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