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功能设置

文字大小

色彩设置

单色 柔和色 dark

阅读工具

底部遮盖 标尺

文章

后真相时代的人肉搜索

本文原刊发于“新闻实验室”(微信公众号:newslab)付费会员通讯,由陈想非主笔,方可成编辑,由新闻实验室特别授权全球深度报道网转载,请勿再次转载;您可以点击这里,加入“新闻实验室”会员计划。

前不久,一则“女孩半夜遭男子殴打”的监控视频,牵动了许多网友的心。视频中,女孩被拳脚相加、撕扯衣服,最后更是被强行拖走,其安危令人揪心。然而由于画面中没有明显标志建筑,事发何地、后续如何,皆不得而知。于是众多网友、多地警方及媒体共同行动起来,试图确认事发地,找到受害者和施暴男子。

经历27小时接力搜寻后,这场全民搜索终于有了结果:大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通报称,网传视频系6月22日凌晨1时许,发生在甘井子公安分局华东路派出所辖区的一起警情。被害人当晚已经报警。经治疗目前已出院。

女孩平安的消息,让网友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不过,由于嫌疑人尚未抓获,加上通报中存在诸多疑点,新一轮针对大连警方的舆情,已经开始酝酿……

回顾这起事件,网友的推动,可以说在信息的查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实,该视频此前已经在某些微信群中流传(但难以确认源头)。直到博主 @填鸭式教育受害者 将其在新浪微博发布后,才有机会进入大众视野。也是在网友踊跃转发和积极@下,事件才呈刷屏式传播态势,推动多地警方展开排查、众多媒体跟进报道、众多明星发声谴责。连《人民日报》官微也被惊动,号召:“发挥网友力量,共同揪出此人”。

网友们也化身侦探,提供了不少线索。网友 @O_O狐狸精 判断视频中的第一句话是东北口音,而且应该是辽宁的。网友 @p3p3pp3 根据水印判断监控系统是海康威视旗下的民用监控产品 ezviz 萤石云,并提出了两条定位案发地点的思路。还有网友指出监控所附电话是唐山号码,可由此突破……虽然从四川绵阳,到山东聊城,诸多疑似地点后来被一一排除,但它们并非徒劳无功,因为它们所激起的热度,提升了这场搜索被知情者所获悉、进而主动发声的可能性。

后来的发展,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微博博主 @珍惜小太洋 表示,视频来自他店铺的监控,但不是他上传的,自己也是早上从朋友那里看到视频后才知道此事。他还表示自己已经报警,建议关心者向大连甘井子派出所了解情况。

《新京报》记者将现场与监控比对后发现,事发地疑似在大连市甘井子区苍山路。

正是通过该线索,媒体才找到了正确的调查方向——《新京报》记者将现场与监控比对后发现,事发地疑似在大连市甘井子区苍山路。并从甘井子分局华东路派出所民警处得知,22日凌晨,苍山路确有一女子被打的警情。不久,大连警方通过正式通报确认。如此,谜团才最终得到破解。

在这个意义上,这场肇始于民间的搜索,算得上是一场庶民的胜利。

不过,类似这样的全民排查,历史上其实已经有过好多次。

而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肉搜索。

对人肉搜索的误读

如果要选一个网络时代误解最深重的概念,那么“人肉搜索”绝对排得上号。

如今一提到人肉搜索,人们想到的就是网络通缉、网络暴力、侵犯隐私之类,但人肉搜索原本其实并不特指搜人,就像人肉代购并不是购买人肉一样。所谓人肉,指的是搜索的执行者,而不是搜索的对象——是人搜,而不是搜人。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人肉搜索的对象也并非私人信息。比如这次由“女孩半夜遭男子殴打”视频所引发的,首先是对事发地的搜索。更早的“华南虎事件“,重点则在于对虎照这一物件真伪的确认。即便是搜人,也有很多种可能,比如寻亲,或者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

而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就算符合“人搜“的特点,也未必能算人肉搜索。人肉搜索的本质是一种网络众包:由非特定的(而且通常是大量的)网众,共同完成对现实世界中某个事实的搜索或确认。它和维基运动异曲同工,都是群体智慧的体现。因此,参与搜索的人数量要广泛,背景要不特定。自己单枪匹马窃取他人的信息并公布,无论是出于好玩,还是私人恩怨,都只是单纯的黑客行径,算不上人肉。在丁香医生上向专业医生求医问药,仅仅是一种知识付费咨询,也无关人肉。

从这个意义而言,大部分人肉搜索,实际上人畜无害,甚至就是网民生活的日常而已。人肉搜索的发端性事件——2001年微软陈自瑶事件,就不过是一次寻常的网络揭谎而已。当时,一位网友称其所贴照片中的美女为自己的女友。这种赤裸裸的牛皮随即引来好事者的关注。网民们迅速查出,该女性实为微软台湾代言人陈自瑶,并公布了陈的相关资料。这种个人信息的公布并没有问题,因为陈自瑶本身就是公众人物。

因此,不应忽视人肉搜索内部的众多分类,一厢情愿将其作为整体进行伦理判断。事实上,诸如“人肉搜索是善的”、“我们应当禁止人肉搜索”等断语都是荒谬的。

真正具有伦理争议的,主要是以网络通缉为代表的一小部分道德类人肉搜索。它们的目的是借助网众的集体力量,定位并打击那些被认为违背公义的人士。如2006年的虐猫女事件,2008年的死亡博客事件,2009年的杭州飙车案,2010年的钢管男事件等等。为了简便,下文所指的人肉搜索,特指此类带有道德、审判意味的搜索。而这类搜索,长期以来始终难逃二元化的伦理评议——褒扬者肯定其在舆论监督、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众情感等方面的积极意义;贬低者忧心其侵犯隐私,大动私刑,严重影响他人正常生活,造成网络暴力。

两种看法,几乎主宰了公众对人肉搜索的认识。以至于一遇与“人肉”相关的事件,相应的刻板印象就会启动。甚至连结局,都已经模式化了:彼此争吵一番,再各自盖棺定论,留下一地鸡毛。至今仍然如此。

平心而论,两种观点当然各有其道理,也有其不足。但本期通讯讨论的重点并不在此。关键在于,从2001年至今,毕竟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年,即使最狭义层面的人肉搜索,和最初相比也已发生重大变化。互联网本身,也已沧海桑田。这就需要我们对人肉搜索及其所处的社会背景,进行新的审视。

人肉搜索的现实转向:成为群体之间互相攻击的武器

即使最坚定的人肉搜索支持者,恐怕也不得不承认,道德审判类人肉搜索在许多方面,并没有能够实现当初的愿景。比如网络反腐。而十年前,监督公权力,恰恰是这类人肉搜索合法性的重要理由之一,也确实取得了不少标志性成果:2008年的天价烟事件揪出了周久耕,疑似猥亵女童事件揪出了林嘉祥,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牵出了红十字会,2012年的名表事件揪出了杨达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类似的案例越来越少。这或许是因为官员从前车之鉴中学会了低调,在公开场合避免在穿戴方面露出破绽。而党内对作风问题的高调治理,也让不少官员谨言慎行。

而在一般的道德审判领域,这类人肉搜索的公义性也在下降,从原来的维护广泛承认的普世伦理的工具,到如今变成了群体间为主观好恶互撕的武器。此类行为,在键政圈、饭圈等群体极化极强的领域犹甚。为了打击网络中的匿名对手,同一群体的人往往会联合行动,找出并在广播对方的个人信息,试图将三次元空间中的口舌之争,转化为二次元中的真实威胁,以此达到战胜对手的目的。因为一旦真实身份被公开,网络匿名环境所提供的保护也将被解除。被搜索者将面临敲诈勒索、胁迫、电话骚扰、名誉抹黑等诸多现实风险,这类似于西方的 Doxing

微博网友 @我是陳泓宇啊 就遭遇了类似的攻击。由于看不惯蔡徐坤发个染发照也能让粉丝轰动不已,该用户随手吐了槽:“这个星球为什么有人会觉得自己染个头发是给别人的福利,神他妈神经病”。结果这句评论被一些大号转发过后,很快成了引发吃瓜群众和蔡徐坤粉丝之间大战的导火索。原本作为小透明的该用户,也被推上风口浪尖。不仅就读学校被曝光,连照片也被广泛传播,还被P成遗照。

不过,人肉搜索的打击对象,并不限于路人或对立粉丝。连大小明星,也开始被人肉的阴云所笼罩,因为一种新的搜索方式“网络挖坟”的普及。网络挖坟的目的不是为了定位某个匿名之人,而是为了降低某个实名人士的社会评价。之所以搜索,也不是因为对方做出了某种明显触犯社会公德的举动,而是在没有重大道德问题的情况下,刻意寻找对方的道德黑点,甚至不惜为此翻阅多年前的微博记录。这就与虐猫女事件为代表的“上古人肉搜索”有了质的区别。一旦扒出了所谓的黑料,传播者不仅自己积极转发,而且还喜欢举报,动辄@一大堆官方机构,如人民日报、紫光阁、共青团中央。

最新的一个疑似案例,来自王晨艺退赛事件。王晨艺是选秀节目《创造营2019》的一位学员。他原本是一名舞蹈老师,颜值并不太符合男团的标准,此前也没有粉丝基础,参加比赛纯属机缘巧合。但在《创造营2019》的第一期节目播出后,他凭借扎实的舞蹈功底与超 nice 的个性收获了不少粉丝,出道形势大好。这种情况,再加上另外一些争议,招致了其他学员粉丝的不满。他们不仅花式吐槽王的长相,而且试图挖掘其黑料。差不多同一时间,网络上开始密集出现王晨艺的负面信息,主要矛头指向2014年之前使用微博小号。微博中他点赞的几条信息引起了轩然大波,被骂不尊重女性、三观不正、猥琐、劣迹艺人——这在国内,是哪个节目都避之不及的帽子。或许是顶不住这种有组织有预谋的舆论造势的压力,5月24日,《创造营2019》节目组终于公开宣布:王晨艺自愿离开创造营。

以上情形也让我们看到,人肉搜索能带来何种后果,是与其扎根的社会土壤息息相关的。

对王晨艺的挖坟,其实本来不应该有太大效果。所谓的黑料,不过是当年一个14岁孩子的随手点赞,不该上纲上线。但偶像行业极其看重人设,明星的人设本来就是塑造出来的刻意迎合粉丝的,如王源的乖乖仔设定。一旦发生与人设不符的负面事件,就很容易崩塌。再加上此前一系列“劣迹艺人”风波造成的高压环境,才最终造成了杀伤。如果社会本身足够宽容,并不看重这种黑料,恐怕就算被挖坟,也不会有什么后果。

可惜,现实不是完美的。社会舆论虽然也有“保护女性、揪出施暴者“这种对共同价值的维护,但更多时候,被偏见、刻板印象等充斥。加上社交媒体对人类生活的深度渗透,我们每个人不经意间的转发,浏览,点赞,都有可能成为定时炸弹。哪怕只是无心,哪怕问心无愧,一旦“撞到风口”,一旦被刻意利用,也可能陷入尴尬的境地,百口莫辩。即使通过法律等手段捍卫了自己的权益,但现实中仍然避免不了背地里的指指点点,难以回到原本的正常生活轨道。或许,那句“不做亏心事,不怕鬼上门”,在社交媒体、大数据的时代,已经无法拍着胸脯自信地说出。

在这种情况下,人肉搜索非但没有发挥监督公权力中的那种积极作用,反而有利于寒蝉效应的形成。对于普通人,以及社会名人而言,既然说多了容易“错”,那么不如少说、不说,或者只说冠冕堂皇的话。这将导致公共空间的萎缩。

重要的思考人肉搜索的传播环境

更为魔幻的是,如今围绕人肉搜索的许多事件,还陷入了“后真相”的疑云:我们已经很难分辨搜索背后的力量,人们只能选择自己愿意相信的版本,甚至被“带节奏”。

以王晨艺事件为例,不少人认为,王实际上是被资本的力量逼退的,因为他挡着了其他人的路。也有人认为,所谓的被黑,不过是节目方和王方共谋的骚操作,经此一役,节目赢了热度,王也博得了同情和不少铁杆的支持,此前王晨艺粉丝团的骗票事件,也仿佛被一笔勾销。虽然退赛有一定损失,但对王而言,他现在的热度已经带来很多资源。

更为典型的,是2018年的“魔道祖师粉丝人肉网友致其自杀”事件。起先,网络传言一位老师对《魔道祖师》发表不满言论而遭此书作者 @墨香铜臭MXTX 粉丝的人肉搜索与人身攻击,最后自杀未遂。一度引起大众对人肉搜索的愤概。@共青团中央 和 @紫光阁 也对此事发声,表示拒绝网络暴力,人肉犯法。然而实际上,这不过是一出自导自演的闹剧。所谓的人肉者,和被人肉的,极有可能是同一个人(账号用同一手机号注册)。目的或许是为了打击墨香铜臭及其粉丝。虽然有人指出,墨香铜臭此前有纵容粉丝人肉他人的嫌疑,但这次所谓的致人自杀事件,则是彻彻底底的谣言。不过在网络上,至今仍有不少文章将该事件定性为人肉搜索的负面案例。还有不少人对谣言的说法,仍表示怀疑。

同年的另一起事件,也从另一个侧面凸显了当前对人肉搜索定性的随意性。8月22日,一则“疑因妻子游泳时被撞倒,男子竟在游泳池按着小孩打”的视频在网络流传。网友纷纷谴责该男子。不久,夫妻双方职业身份被刻意强调:女方为医生,男方为水务局人员,进一步引发民愤。直到女方自杀的消息传来,信息才发生反转。原来舆论被小孩家长方面带了节奏。他们剪辑了游泳馆现场视频发布到网上,直接将经过复杂、各有过错的私人纠纷,简化为“成人打孩子”甚至是“水务局官员打孩子”。实际上女方安医生并不是被撞到,而是疑似被男孩摸臀。男孩事后不仅拒绝道歉,还朝其吐口水。安医生的丈夫的确惩罚了男孩,但随后男孩的家长也跑到泳池更衣室打了安医生。双方事后已经在派出所经过了调节,男方当场给孩子道了歉,孩子也接受了道歉。但男孩家长并不罢休,第二天闹到夫妻俩的单位去,还让领导开除安医生。女孩的亲人还将剪辑后的监控传到了网上,并疑似找大V传播。最终导致安医生服药自杀。

此事成了人肉搜索的又一罪证。然而实际上,安医生的个人信息并不是被人肉搜索得到的,而是小孩的家人主动散播的。事发不久,他们就掌握了对方的详情,因此才上演了单位闹事的戏码。这起事件反而反映了人肉搜索的无力。因为发觉上当的网友,此后也曾对男孩及其家属发动人肉搜索,曝光了男生父母、以及小姨、姨夫的姓名、电话和部分工作单位,并寄花圈等到男生家里。但似乎并没有产生太多效果。这或许是因为,男孩家人方面拥有更强的背景。相对较强的社会纽带和较丰富的社会资源,使其并不像安医生那样惶恐无助。

尽管男孩家长并没有采取人肉搜索,但他们确实借助网络实施了暴力。而后真相时代的传播乱象,成功地让这家人的一面之词主导了舆论——绝大多数媒体最初转载时,毫不犹豫地采纳了男孩家长方面的叙述口径。虽然新闻的有机运动最终让事实得以反转,但伤害已经造成,而且不可挽回。

这也表明,当传播环境本身存在问题,当对信息扩散有着重要作用的媒体本身失灵,包括人肉搜索在内的出于善意的网络行动,都有可能走向自身的反面。在这个意义上说,重要的或许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人肉搜索,而是思考如何完善总体的传播环境,从而降低人肉搜索的负面性,更多释放可能的正面效应。

您可以根据知识共享协议条款免费转载这篇文章

转载


阅读更多

GIJC 侧记 GIJC23

#GIJC23 侧记:危险者的聚会

“如果把这两千多个人都消灭了,全世界的独裁者应该会睡个好觉。”在 GIJC23 现场,我们一直开这样的“地狱玩笑”,却又如同另类的集体心理诊疗。自由作者邹思聪在这篇侧记中讲述了三位俄罗斯流亡记者的故事——他们虽然再也无法回国,却在异乡坚持报道、建立生活。

GIJC 侧记 GIJC23

#GIJC23 侧记:哪怕空间再小,也不要停止做事

在参会之前,于月想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哪些同行和我们一样处境艰难,又是怎样克服?在听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分享后,她觉得哪怕空间再小,也不要停止做事。

GIJC 侧记 GIJC23 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GIJC 侧记:残缺的数据,模糊的面孔,天秤倾斜的判决——从女性杀戮报道说起

如今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报道?在影响力如此受限的当下,我们究竟如何定义和看待“impact”?在报道杀戮女性的分享中,独立记者易小艾找到了部分答案:有些记录,若没有留下,真的会丢,若还有一些力气,就一起守住每一个留下记录的可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