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功能设置

文字大小

色彩设置

单色 柔和色 dark

阅读工具

底部遮盖 标尺

文章

主题

新闻报道中可以使用的七种叙述模式

English

图片来源:Pexels

讲故事的方法数不胜数,值得被讲述的故事也是一样。一份调查报道可以是探寻问题的起因或者寻求解决办法;也可以是揭露被隐瞒的不道德行为,或聚焦于一直发生在人们眼皮底下却被忽略的议题;它既可以重点关照社会的某个角落,反映它的真实状况;又或者给予这个群体发声机会,更全面细致地了解给他们带来影响的困难之所在。根据故事类型的不同,你也许会采用不同的讲述方式。

Christopher Booker 的《七种基本故事结构》(The Seven Basic Plots)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框架。虽然书中探讨的是虚构类文学的叙事手法,但在长篇调查类作品中你也同样受用。

探索性叙述

图片来源:Flickr/Hartwig HKD

探索型叙述(故事主人公探寻某种“奖品”)是调查报告中最常见的一种,因为作者很自然地带着“对真相的探寻”的叙述角度。

然而这种追寻探求并非必须从作者角度出发:比如试图给建制带来改变的内部人士,一个告密者或任何一个人试图争取或揭露什么(Booker 谓之“奖品”)的故事,都可以采取这种叙述方式。

书中也提到了,破解疑团的叙述模式,但它并不属于七种基本情节。尽管它实质上也是一种对真相的探寻,但 Booker 认为仍需区别对待。

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讲述如何寻求将真相挖到底的故事(尤其在虽然最终未能成功但过程却非常丰富的时候,这一模式十分有效)。如果能预判到调查结果未必尽如人意,但挖掘到的信息个调查过程中遭遇的各种障碍有重大意义时,它会是个很好的后备选项。

斩妖除怪

图片来源:Flickr/Sharyn Morrow

虽然斩妖除怪的情节与探索性叙述近似,但不同之处在于这个模式中存在一个敌人。这个敌人既可以是抽象而模糊的势力,也可以是具体的人,例如一位有虐童嫌疑的权势之人。

这个“妖怪”可能在威胁着某个个人或地区(在新闻调查中可能是某个国家面临财富流失或者偷税漏税;在故事里可能某个小镇遭遇有组织的犯罪或者环境破坏)或者甚至整个世界(一些关于环境变化或者核武器的故事关涉到全球面临的共同威胁)。

举例来说,一个律师接了个没人肯接的案子,那么这个故事的主题就是律师试图代表他的客户对抗这个体制。

“迷途知返”(同样不属于七种情节)也许是这种情节更加黑暗和反乌托邦的版本:

“主人公在故事的前半部分坚持自己是正确的,当权一方是错误的,随着故事进展,他发现自己对现实的认知非常狭隘,而对方才是正确的。最后,主人公承认当权者的统治合法性。”

什么故事属于此类?也许是某个转换立场或放弃抗争的人?然而,因为这种模式含有潜在的宣传意图,所以它比起其他方式稍显逊色。

白手起家

图片来源:Flickr/Ed Escueta

这种故事模式正如其名,可以用来讲述一个人的发迹史。新闻调查中它很可能作为次要故事线存在,而在专题报道中,许多关于重要人物的生平简介或访谈就经常属于这个范畴。

悲剧

与白手起家相反,悲剧讲述的故事往往是由高处跌落,尤其是因为某个具体的失误(可能由于试图掩盖这个错误从而触发一些列事件)而急转直下的故事。

围绕着“如何发生”这个问题展开的调查会经常使用这种故事结构:比如在格伦费尔塔火灾或者英国建筑业巨头 Carillion 破产后,记者深入背景试图调查导致事情发展至此的原因是什么,而你会看到他们白纸黑字地用“悲剧”一词来表述。

长篇报道《Boots 如何由药房变成流氓的》一文是关于悲剧的精彩范例,它关注一家企业是如何与其创立人和其员工的初心与信念渐行渐远的。

回归

图片来源:Flickr/Simon Matzinger

这是关于一场回归的旅程,其叙事核心在于个体归来的理由。

调查报道中出现的例子包括非法交易(被不实情况所诱惑而出发,发现真相后必须设法回头);告密(谋得一份不错的工作却发现事情并非如此——电影《斯诺登》(Snowden)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或者甚至是关于转行的故事(足球运动员因伤病终止职业生涯,不得不返回家乡从头开始)。

我、Yemisi Akinbobola 与 Ogechi Ekeanyawu 合作完成的调查报道《追踪金源》(Follow the Money)就是采用了这种叙事模式。这篇报道讲述了一群充满抱负的年轻尼日利亚足球运动员,是如何被转送到至喀麦隆并在那里被遗弃的。当我们获得关于这一连串事件的资料后,马上就意识到这种模式很适合这个故事。

重生

图片来源: Flickr/Nature Therapy

这种故事模式和回归有相似的关注点——但它更接近于从某种形式的死亡中回归,换句话说就是重生。某些情况下,“救赎”可能是个更好的措辞。

虽然白雪公主可能是最家喻户晓的范例(她陷入沉睡一百年后才得以被一个王子唤醒),但《青蛙王子》或《美女与野兽》或许才是更好的例子:故事主人公分别受困于某种形式(青蛙/野兽),但通过某种方式获得救赎并从困境中逃脱(获得“重生”)。

从新闻报道的角度看,《圣诞颂歌》也许更有用:故事讲述一个刻薄的商人经历重生成为乐善好施之人,它重点着墨于这种转变是如何发生的。

这种故事结构同样有助于肖像刻画及人物稿,在写关于人物转变的时候也可以使用。

《漏网之鱼》(The Uncatchable)就是在报道中采用这种叙述模式:它讲述了一个关于希腊头号通缉罪犯如何成为绿林好汉的故事。

喜剧

喜剧的故事结构在新闻报道中较为少见,大概因为它一般对应的是非严肃性主题,并且/或者因为这种结构使主题显得轻浮琐碎。这里的喜剧情节并非指故事内容幽默搞笑,而是指“事情不对头”后又得以纠正。

莎士比亚喜剧是最佳佐证:故事里充满误解,结尾时以婚礼告终。如果你曾听过一个关于“错误的喜剧”(comedy of errors)的故事(这个名词出自一部莎士比亚早期的喜剧),那你就会知道喜剧的故事结构可能有效——但注意不要使文章花哨造作。

合并情节

请记住一个故事也许会用到不同的故事模式。一名运动人士也许正开展他的探寻之旅,而在漫漫长路上可能会遇到一个又一个的“妖怪”。守财奴斯克鲁奇的重生的故事不仅涉及他的发家史,也会讲述飞黄腾达后的他如何撕毁与贝拉的婚约,这两条线索都在《圣诞颂歌》中的一章中有所交代。

你需要分清主次,什么是主要的故事线,而哪些是属于次要的情节。

质疑情节

图片来源: Flickr/Elias Ruiz Monserrat

当然,这些不同的叙述模式只是为了帮助你更好地使用手头材料,它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将各种事实硬塞进与之不匹配的盒子里,或者歪曲事实。

比如,一个符合“白手起家”情节的故事并不会改变其本身内容;它仅仅帮助我们更好地与编辑沟通,并督促我们更仔细地思考文章的叙事结构以及故事所牵涉出的议题。

比如,你也许会聚焦于它“并非只是普通的白手起家的故事”或“她的旅途并非一帆风顺”;你也许会去更批判地质疑白手起家是否是故事的唯一主题。

这种批判阶段很重要。人类会自然而然地从噪音(包括随机偶然的声响)中总结模式,而记者更是专业的模式创造者:不同的事件被组织排列、去芜存菁,使之更好地被理解。

因此,清晰直接地思考故事形式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并检验自己是否下意识地采用这些形式。

一旦你意识到了自己有倾向采取某种故事类型的叙述方式,那就需要向自己发问,包括:

• “妖怪”是否真的是妖怪——它是如何成为妖怪的?(也许它自己也处在某种探寻的旅程之中?)

• 探寻必然是好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它会带来什么非预期的后果?

• 在“回归”的叙事模式中,你是否掌握了所有信息解释某人踏上归途的动机?

• 是否有人在掩盖信息以使故事看起来像是“白手起家”?

• 他们是否真的“重生”了?

• 失败者自然会是悲剧的焦点——但是否也有从悲剧里获益的一方?

究其所以,这正是叙事模式最重要的价值之一:通过将我们不由自主地倾向采用(以及那些我们围绕其谈论)的叙述方式外化具象出来,有助于我们发现自身存在的盲点。


本文首发于 Paul Bradshaw 的博客,全球深度报道网或授权转载。

Paul Bradshaw 在伯明翰城市大学的数据新闻学与跨平台移动新闻学教授研究生课程,独立及合作出版关于线上新闻业以及互联网的书籍与章节,包括《线上新闻业手册》、《从电子表格中挖掘故事》、《数据新闻盗窃》和《新闻数据收集》。

您可以根据知识共享协议条款免费转载这篇文章

转载


阅读更多

深度报道技巧

来自法国知名调查记者的15点采访和写作技巧

法国知名调查媒体 Mediapart 的联合调查主任 Fabrice Arfi 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调查记者,他只有中学学历,却在过去十五年间主导了多个重磅调查,包括前总统萨科齐的丑闻等。在这篇文章中,他分享了在记者自我成长、培养消息源、采访突破、写作等方面的经验和技巧。

深度报道技巧

来自普利策奖得主的9条写作建议

找到自己的写作风格、落笔之前给你的选题写一段推销语、用来自现场的声音讲述你的故事、随时和编辑进行沟通……凭借水资源调查而获得普利策奖的调查记者/编辑 Henry 和 Fredrick 在这篇文章中分享了九点给记者的写作建议。

谷雨实验室高级编辑金赫

深度报道技巧

对话谷雨实验室编辑金赫:写作要透过“陌生化”,恢复人们对于具体事物的感觉

在这篇文章中,谷雨实验室编辑金赫分享了选题方法、文章结构、写作技巧等要素。他说,写作想要取得成功,需要有独特的视角,独特的细节,或者独特的理解,去恢复人们对于具体事物的感觉。“哪怕仅仅是一刻钟,我们知道了,生活是一件值得的事情。”

深度报道技巧

9个技巧,教你将播客与新闻报道无缝结合

播客在全球都变得越来越流行,成为文字和视频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新闻载体。对编辑部来说,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将播客与新闻报道无缝结合?这篇文章分享了9个技巧,包括用播客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将长报道转化成播客、用新形式重现旧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