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功能设置

文字大小

色彩设置

单色 柔和色 dark

阅读工具

底部遮盖 标尺

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在第十一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交流经验心得。图:Raphael Hünerfauth - http://huenerfauth.ch

文章

#GIJC19侧记:中外记者的共同挑战,如何成为后真相时代的“搭桥者”?

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在第十一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交流经验心得。图:Raphael Hünerfauth - http://huenerfauth.ch

“哇,从来没见过这么多记者。”置身在第11届全球调查记者大会汉堡会场中,我暗暗对自己说。与来自130多个国家的1700多位新闻工作者相聚交流,给我一种回到校园开学第一天的错觉。

从某种程度上,四天密集的会议犹如记者们的补习班和社交派对,也像是一场大型的全球新闻编辑室头脑风暴。大会涉及的话题包罗万象,包括调查与采编技巧、信息核查、数据和可视化新闻工具、纪录片与视频调查、新闻媒体与自由撰稿人的可持续发展……

教授调查技巧的工作坊是大会备受瞩目的一大焦点。分别来自 Bellingcat 与 BBC 的调查专家 Henk van Ess 和 Paul Myers 介绍的搜寻技巧令人啧啧称奇。这两名“搜索大师”不仅在调查新闻界被奉为权威,在我曾经从事过的商业调查领域,亦名声在外。他们在大会上重现多个实际案例,仅仅通过社交媒体与搜索引擎进行开源调查(又称 OSINT),他们找到了逃之夭夭后在社交媒体上高调挑衅警方的荷兰通缉犯;连受保护的英国名人的私人电邮、电话号码等私人信息,也一览无遗;用 Facebook、LinkedIn、Twitter、Instagram 等社交媒体,能在几分钟内就找到瑞士小镇凶杀案的目击者、身在柏林的土耳其反对派支持者,甚至探出神秘的喀麦隆军火商的真实身份。这样的开源调查不需要复杂的计算机程序,但需要对社交媒体搜索功能和小漏洞(bugs)了如指掌,当这些社交媒体做出更新时,有些以往走得通的渠道或会被堵上,考验调查员另辟蹊径的创意。

在搜寻荷兰潜逃通缉犯的案例中,嫌犯不无挑衅地在 Instagram 上发布近照和视频,配上文字“猜猜我在哪里”。荷兰警方束手无策,Bellingcat 介入调查,从相片背景中正在盛开的花朵、环境音中的鸟鸣、房屋旁垃圾桶的颜色找到了线索。

在线调查专家 Paul Myers. 图:Nina Weymann Schulz (nina-weymann-schulz.com)

当然,大师也并非无所不能,此时就需要通过众包(Crowdsourcing)来拼凑完整的调查图景了。Henk van Ess 坦言,最终能找到荷兰嫌犯所在的具体地点,世界各地网民功不可没。Bellingcat 将“开源调查”进行到底,实时公开调查进展,通过社交媒体呼吁网民提供线索。他们收到的排山倒海的回复迅速打开了调查局面:“背景中的辛夷花只在每年三月初春时盛放”、“嫌犯身后的窗户映出对面有另一座房子”、“这个垃圾桶的款式跟伊朗的一模一样”……最终,一位接受过 Bellingcat 培训、身在伦敦的记者通过比对嫌犯身后房屋和 Google Map 的影像,准确地找出了嫌犯的所在地:一个伊朗北部的城镇 Amirdasht。Henk van Ess 总结说,这宗调查完美体现了社交媒体与众包结合的威力,有时甚至胜过一国的执法机关。

然而,另一位参会的中国记者不无失望地感慨道,调查大师们令人钦佩的调查工具与技巧,似乎在中国的网络环境很难适用。但与此同时,一些调查报道的基本功是全世界相通的,如何分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调查性采访、制作准确地图、定位追踪船只和飞机、更好地利用搜索引擎探索“深网”……这些放之四海而皆可用的调查技巧在本届大会上,都设有专门的课程。

回顾本届大会,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场简短碰头会。前一日,我在本次大会的网络社区发布了一则简短信息,邀请对中国在海外影响力有兴趣的记者在午餐时间碰面,探索未来合作的可能。让我意外的是,尽管筹备相对仓促,几十位与会者陆续出现,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大大小小各类型的新闻组织。本届大会上,香港《南华早报》记者 Karen Zhang 关于如何搜集中国大陆企业公开信息的讲座,也吸引了大量参会者,可见全球记者对于中国议题兴趣之高和面临的困难之大。中外记者七嘴八舌地介绍着自家的报道项目,其实怀抱着同样的棘手问题:我们如何更好地报道拥有20%世界人口的第二大经济,以及它日益增长的海外影响力?

跨境合作是一个答案。毫无疑问,全球化大背景下,调查新闻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许多选题无法成为一个人或一所媒体能胜任的工作。同时,全球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中痛苦转型。跨境记者宁卉曾经写道,这些互相交织的力量催生了新一批记者,改变着国际报道的范式,跨境报道就是其中一种新形式。

“全球环境报道合作网络”联合创办人陈婉莹在第11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分享“穿山甲报告”项目。图:Joey / GIJN

在大会期间公布的野生动物保护报道《穿山甲报告》(The Pangolin Reports)就是一个跨境报道的典型例子,它由跨国调查报道项目“全球环境报道合作网络”发起,在大会上,该网络的联合创办人陈婉莹介绍,《穿山甲报告》由三十多名非洲和亚洲记者共同参与,梳理了穿山甲走私的供应链,足迹遍及中国、印度、菲律宾和喀麦隆等地。这样具有国际视野又跨越多国国境的报道,若不是各地记者利用当地的人脉与知识、互相补充认知上的盲点,将很难达成。

本届大会的焦点讲者、菲律宾媒体 Rappler 创始人雷萨(Maria Ressa)在致辞中也强调新闻人合作的重要性。“合作并不容易,因为媒体和媒体之间生来就有竞争关系。但现在你要抛弃旧的观念,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如果新闻媒体都只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或是抱持“独家”的地盘意识,不仅难以完成深入与完整的调查,还可能面临被假信息取而代之的危险。

在今天,以一人之力恐怕难以跨过那些无形的壁垒,但我们可以把自己训练成更熟练的搭桥者,透过跨境合作来共同发掘和报道有意义的选题。在大会期间,无论身在会场的哪个角落,都能看到新闻工作者们三五成群地交流心得。感谢大会给予记者相遇、结交与分享的平台,为跨境合作提供开花结果的土壤。


作者冯兆音是 BBC World Service 驻华盛顿记者,也是第11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奖学金获得者。

您可以根据知识共享协议条款免费转载这篇文章

转载


阅读更多

#GIJC19 侧记:带着中国对欧投资的课题,我在大会现场听见了“人的故事”

之前在中国做国际新闻,我总有种感觉——在媒体上看到的故事往往和短暂空降到现场的观察形成鲜明反差。而这一次,当我带着中国对欧投资的大课题来到全球深度报道大会的现场时,也同样感受到了这种反差,打动我的不是报告中的大词或眼花缭乱的数据,而是背后许许多多「人的故事」。

#GIJC19 侧记:记者是一种生活方式

新闻是一种不断追逐事实的过程,而记者是主动并且享受于这个信息追逐过程的人。这当然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情,需要不断的学习、训练。但记者本就不是喜欢容易问题的人。在不同国家,用不同语言,我们身上有一种跨越了国别和语言的共通性,我们都在自己的世界里追逐最根本的事实。毕竟,这是一群就算坐一趟观光船也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

#GIJC19 侧记:在交流中撕下标签,用协作让报道更有力

在为期四天的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各种各样的故事正发生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它们背后有人在持续地追踪和记录。且不论在大会上能学到多少调查报道经验或新闻呈现技术,单是交流本身,就足够有意义。因为这是打破刻板印象的开始,是相互理解与协同合作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