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功能设置

文字大小

色彩设置

单色 柔和色 dark

阅读工具

底部遮盖 标尺
谷雨实验室高级编辑金赫
谷雨实验室高级编辑金赫

谷雨实验室高级编辑金赫 。图:谷雨实验室

文章

主题

对话谷雨实验室编辑金赫:写作要透过“陌生化”,恢复人们对于具体事物的感觉

编者注:本文原刊于“深度训练营”(微信公众号:shenduxunlianying),原标题是《对话编辑金赫:写故事就是死去,活来》,全球深度报道网获授权转载。

一个非虚构作者正变得前所未有的犹豫,前所未有的困惑。过去熟悉的规则,评判尺度,操作技术,写作手法,似乎都在遭到挑战。作品刚一发表,只要稍微有些热度,就会面临各种争论,道德伦理、社会学行话,“侵扰悲痛”……讨论的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糊,讨论的内容,正变得越来越抽象。非虚构作为一种写作体例,不得不努力应对这样的局面。

本文对话了谷雨实验室编辑金赫——他有十余年的从业经验,在这次对话中,他从讲故事的本职工作出发,谈论选题、结构、词语等稿件元素。他喜欢谈具体的方法,但不喜欢谈抽象的理论。在他看来,最近围绕一些报道引发的争论,很多都是由于表达的热情,溢出了自己的经验范围,因为社交网络的便利性,最终导致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争论。

谷雨实验室高级编辑金赫

谷雨实验室高级编辑金赫 。图:谷雨实验室

他觉得,真正写字的人,最终会达成一个共识。在今天,我们掌握了人类最进步的信息技术,拥有最多的表达手段,但同时我们也制造出了信息茧房。金赫认为,一个写字的人的任务,就是要弥合理解的鸿沟。所以他需要和各种争论保持距离,和各种“理论”和“术语”保持距离,致力于去抢救和挖掘一个一个新鲜的事实,通过文字激活人们对具体生活的感觉,非虚构写作不属于参与争论的一方,而是属于所有人理解所有人的一方。

以下是与金赫的对话:

Q:作为编辑,你是如何判断一个选题是不是“好选题”的?

金赫:一个选题是不是好选题,就是当你在选题会上说出它的时候,是不是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个好选题。如果你不能说服其中三分之二的人,那这个选题的价值就非常可疑。这是一个比较可靠的标准,也可能是唯一的标准。因为语言是不稳定的,事物也是发展变化的。今天重要的选题,明天可能就不重要了。我如果说好选题符合一二三,在另一种语境中,可能被理解成四五六。比如,我说一个好故事必须具体,但关于如何具体,就另当别论了。可能你认为的“具体”和我想要表达的“具体”不是一种“具体”。这跟人类理解事物的方式有关系。因为理解某一事物,需要参与讨论的人具备共同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掌握相同的材料。而这个,需要一个编辑部或者是一个行业长久以来所累积的默契和共识。这显然不是几句话就能够解决的。但可以确认的是,一个好作者,他的任务就是找到让他兴奋并愿意为之付出的选题,并且无论面临任何困难,他都会说“我愿意”。而一个好编辑,就是支持这个作者完成他的选题。

Q:那“农民工思考海德格尔”是一个好选题吗?我看到有不少争论。

金赫:“农民工思考海德格尔”这个选题,我也看到一些争论,有一些争论甚至相当“理论”,或者相当“伦理”。但我觉得所有这些争论,都不是一个作者要考虑的。作为编辑,我也不会基于这些争论去给作者分配选题。事实上,一个跟文字打交道的人,必须有能力从一切理论框架里面跳出去,直接接触生活的源泉。没有一个作家会绕着一个“理论”写小说,同样,也没有一个非虚构作者会整天思考“理论”。如果这样干,就什么事都干不成。写字的人,首先要解决的是发生了什么,故事主人公当时在干什么,想什么,经历了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去贴近地理解。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写字的人必须站在“理论”和“术语”的对面,跟这些死的东西去争夺活的东西,去抢救和挖掘一个个新鲜的故事。写故事是死去活来。它本身根本没有什么可争论的。(此处提及的稿件为《一个农民工思考海德格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凡好故事必有张力。在陈直这个故事中,我看到了一种生存本身的张力。这种张力,就是一个体力劳动者和一个思想劳动者之间的张力。陈直当然是一个“农民工”,但同时他又不是一个“农民工”。决定操作这个选题之前,我去读了他翻译的文本,陈直的书单,很多也在我的阅读范围之内,他的言说品质如何,只需要看看他说话的方式就可以了。我看到很多评论人士认为他属于那种“民间草根文人”的叙事类型,认为陈直不过是业余爱好者,不值得关注云云。这是一个根本误判——有一些评论人士似乎认为哲学是专门学科,只存在于学院中,由专门的人士研究,这说明他们自己根本不懂。事实上,陈直的很多思考,包括他打开自己的方式,都离哲学更近一点,而不是离“噱头”更近一点。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这个人物值得去写。

陈直故事的张力,还在于人存在的本质。他的故事中,工厂车间占据很大的比重。但这份工作对于他来说,是作为“时间的长度”,而不是作为“意义的长度”。我看到哲学家齐泽克专门评价了陈直的故事,也是从这里面入手的。事实上,技术在这里实质上不仅仅体现为一种生产组织方式,而是体现为一种价值判断和评价标准。在技术的摆置中,一个能够思考的特殊的存在者,也就是人,在冲突中感到苦恼,难道不值得记录吗?人生充满劳绩,多少人对生活感到麻木,而从来没有思考过存在呢?但是总有一个时刻,一个人会思考点什么。这是一个很海德格尔的主题。这不仅仅是陈直的故事,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故事。我关心的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理论。

但进一步说,即便存在一个所谓的“民间草根文人”的故事类型,即类似余秀华、范雨素这种叙事,我也不觉得有任何不妥。这种故事类型不是所谓的“噱头”,它只不过是人类理解事物的基本方式。只要还是人类,就会被特殊的事件吸引,进而理解自己设身处地的世界。这能有什么错?难道我们要拒绝相互理解吗?克尔凯郭尔说,特殊决定自身及一般,人类必须在“特殊”的地方去理解和思考“一般”,因为“一般”自己理解不了自己,“一般”比较盲目。写故事的人必须重视“特殊”,这是理直气壮的事情。从很早的叙事作家,一直到今天还在写字的人,都是这么存在的。质疑这一点的人,也要依赖这种方式认识世界。我不知道这有什么好争论的。

我们必须假设,生活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标准答案。而我们所能倚赖的全部资源,就是直接的生活经验。所以在讨论某一“理论”时,不能剥掉这些经验。这里面有一个界限问题,即大家扮演的角色不同,分工不同,打开世界的方式也不同。一个写字的人的任务和一个学者的任务,怎么可能一样呢?尊重这种不同,是全部有价值的对话的基础。最近我看到围绕一些报道所引发的争论,很多都是不必要的,都是由于表达的热情,溢出了自己的经验范围。因为社交网络的便利性,最终导致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争论。但非虚构写作不是参与争论的一方,它应该属于生活本身这一最基础的东西,它是这么一类事情,即通过文字激活人们对具体事物的感觉,他是属于所有人理解所有人的一方。

Q:对您来说,一个选题的公共性是最重要的因素吗?

金赫:公共性非常重要。但是关于什么是公共性,就是另一回事了。我觉得使用任何术语,都需要一些前提。如果不讨论这些前提,我们就是在讨论一个空洞无物的东西,用柏拉图的话说,就是所谓的“风卵”。所以,当我们使用“公共性”这个词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就假设了我们的生活中存在一种公共性,并且不可或缺。如果我们大胆做了这么一个假设,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考虑这种公共性与其他的公共性,比如与非洲的公共性,与美洲的公共性有何不同,也就是要考虑我们所生活的土壤,考虑我们的具体经验。不要觉得这是一个小问题,很多人都在谈论公共性,但我不知道他们到底在谈论什么。比如明星传出绯闻,经常发声明,“抱歉占用公共资源”,他们似乎认为公共性就是一种“注意力”,不然他们怎么会占用呢?我没想明白。

我觉得有一个基本值得信赖的观点。在不同历史时期,在世界上不同的地方都是成立的。那就是一个写字的人的任务,就是通过精心打磨一个个故事,以激活人们对具体事物的感觉,恢复生活的本来面貌。即我们所能做到的工作,就是致力于弥合不同圈层和不同人群之间的分歧,提供理解的力量。这就是最大的公共性。关键是“致力于”这三个字,这说明我知道这件事的困难程度。但是创作从来不是容易的事,也从来不是可以完成的事。柏拉图在一篇对话的结尾说,“所有美的东西都是困难的”。深以为然。

Q:怎么激活人们对具体事物的感觉呢?为什么这么说?

金赫:陌生化。写作需要“陌生化”,甚至成败就取决于“陌生化”。这不是我的发明,而是什克洛夫斯基的发明,大江健三郎也这样讲过。最成功的稿子往往藏在陌生化最彻底的地方。因为日常生活就像是一台不断重复的机器,今天我们吃饭、睡觉、发呆,这些事不断重复,所以人们对他们的感觉不断磨损,以至于逐渐丧失了感觉。丧失了感觉的生活,也就是一种无意义的生活。而写作想要取得成功。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技巧,比如独特的视角,独特的细节,或者独特的理解,去恢复人们对于具体事物的感觉。哪怕仅仅是一刻钟,我们知道了,生活是一件值得的事情。

Q:那如何做到陌生化呢?

金赫:开始写稿的第一步,往往是一个好的开头,人们认识事物是从惊奇开始的,所以写作的开篇必须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要围绕“主题”制造一层光晕,把读者带入到那个故事里去。可以用一个细节开始,也可以用一堆细节开始。但是要确保这些细节本身能够把读者牢牢地吸引在那里。写稿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反复思想实验的过程,把一个文章细碎切分成很多个叙事模块。每个模块,都必须不断地挖掘新的观察角度,反反复复介入文章的“主题”。

Q:对于一篇稿件来说,逻辑非常重要,请问有什么方法吗?

金赫:逻辑当然很重要,甚至比文字本身的质感更加重要。对于私人写作来说,有时候作者可以把激情呈现为一种意识流,这无可厚非。但是非虚构写作首先是一种在大众意见范围之内的写作,写字的人就必须把它呈现为一种有结构的作品。所以,我们首先必须知道自己写作的主题是什么,然后围绕这个主题,去建立故事本身的呼吸,通过不同的角度逐步介入,这涉及到很多的技巧和方法。在此无法具体展开。但是,正因为这些技巧和方法,写作才是一个有很高门槛的工作。就像福楼拜给自己设计了一个主题,那就是“包法利夫人偷情事件”。为了解剖包法利夫人的悲剧,他表现的像一个伟大的外科学派医生,层层抽丝剥茧,最后给人造成强烈的印象。熟悉19世纪小说的读者都知道,“偷情”是那个时代小说创作的母题,因为这背后是旧的家庭结构的解体。

Q:那我们这个时代的母题是什么呢?能举个例子吗?

金赫:我们这个时代有很多自己的母题。写字的人如果不想被淘汰的话,必须重视这些母题。比如技术和人性之间旷日持久的冲突,最终呈现为一种日常经验。比如《卷入女儿耽美举报案的武大教授》这篇文章,社交网络——也就是技术的一张面孔,看似联结了整个世界,但其实是把世界分割成一道理解的鸿沟。这篇文章,要呈现的不是一个具体的案件问题,而是二次元世界和三次元世界之间“隔膜”的母题。这个故事试图呈现:打破了圈子和圈子的界限,意味着什么?也就是“理解如何可能?”为了呈现这个主题,结构运用就显得很重要了。我们必须确立一个站在两个世界中间位置的主人公,即文章中的父亲,因为只有他的位置,才能够看到两个世界。因为自己女儿的命运,他既能够看到耽美的世界,也能够看到高校的现实世界。这个角度的选择,直接决定了稿件的成败。接下来就很简单了,围绕这个主题,通过不同的视角,逐渐深入,反复介入。形成一种叙事的递进和变化。逐渐带领读者深入这个故事的迷宫。

Q:有什么关于文章结构的方法论吗?

金赫:涉及到书写问题,我不喜欢谈方法论,因为所有的方法论都是在特定条件下才成立的,离开了特定的条件就不成立。但我可以谈论一些写作的技巧。其中一种技巧,从古典时代的纪事作家,一直到今天的非虚构作者都在使用,即环形结构。它的本质就在于故事的开篇和结尾展开的细节,制造一些重复,互相呼应。在环形结构所框住的叙述之内,围绕表达的主题,通过不同的视角,在不同的层次上,一圈又一圈的画圆,逐渐深化,反复呼应。用这种方式把叙事模块组织起来。

写作一般有五个文本要素。一是细节,包括场景还原和描写。细节是否生动,决定了文本的质感。二是叙述,叙述是用来推动叙事的。要慎用转折词,文章中过多使用转折词是叙述不自信的表现;三是评论,文章的调性取决于评论语句。评论语句取决于文章立意。四是引语,包括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五是资料,比如数据和背景材料,提供背景,实际是提供全面的理解视角。这些文本要素,往往以有节拍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呈现一种变奏。

Q:最后一个问题,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取一个好标题?

金赫:其实已经讲过了,关键是陌生化。标题最主要的是词语跟词语的摩擦,这个摩擦往往起到激活词语感受的作用。因为词语的表达是流动的,它像一座金矿,今天挖一点,明天挖一点,组建这个词语的意思迟早会被挖空。比如“理想主义”这个词,在我还当记者那个年代,它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词语,但是今天提起这个词语,大家都嗤之以鼻,因为用的人太多了。用的人一多,它的意思就会被挖空。对写字的人来说,必须得找到那些真正恰当的词语,能够迅速激活大家对某一具体事物的认知。找到这样的词语,确实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但是你必须这样去做。如果有人告诉你,我有一套现成的方法论,绝对有效,那这个人一定是骗你的。因为不存在这样的东西。任何涉及到语言的东西,它都不能够提供一个模板,我们需要对于生活的感知,对于词语的敏感。如果说有什么方法论,那就是永远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去生活吧,去爱一个一个具体的人,而不是去研究一个一个具体的理论。

您可以根据知识共享协议条款免费转载这篇文章

转载


阅读更多

深度报道技巧

如何写好一个吸引人的开头?

对任何写作者来说,文章的开头是不容易写的,对于深度报道作者来说尤其如何。在这篇文章中,资深新闻人 Paul Bradshaw 总结了七种文章开头的写作方法。如果你正在为如何写开头而苦恼,不妨读一读这篇文章吧!

深度报道技巧

对话凤凰深调记者傅一波:如何在新闻现场进行采访突破?

凤凰深调记者傅一波去年对河南周口郸城县公交车停运事件进行了深度调查,不仅挖掘了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透过采访专家,就当地的困局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在这篇文章中,他分享了自己做前期准备工作的方法和现场突破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