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功能设置

文字大小

色彩设置

单色 柔和色 dark

阅读工具

底部遮盖 标尺

标签

普利策奖

15 posts

深度报道技巧

田野的技艺:与普利策奖得主张彦聊书写他者的难与困

普利策奖得主张彦(Ian Johnson)的作品《中国的灵魂》(The Souls of China)最近出版了中文版,台湾非营利网络公益媒体“报导者”总编辑李雪莉与张彦进行了专访和对谈。除了刊载在“报导者”上的访谈文章以外,李雪莉也分享了她与张彦在田野技巧上的切磋。

研究特稿 是为了探寻呈现深度复杂事实的多种报道方式

李薇介绍,她的研究对比分析以普利策特稿奖作品为代表的美国特稿和“中国式特稿”,其根本目的是使中国新闻工作者熟悉美国新闻界将文学叙事技巧与新闻功能较好融合的经验,更清楚地辨别文学与新闻的界限,更好地利用文学为新闻服务讲好中国故事。

深度报道方法

电影《聚焦》原型记者分享采访“线人”秘籍

在6月举行的美国调查记者与编辑协会年度大会上,美国奥斯卡奖电影《聚焦》主角之一的原型、《波士顿环球报》记者Michael Rezendes介绍了13条与“线人”打交道的诀窍。全球深度报道网独家发表中文版与读者分享。

管窥全球调查报道动态 GIJN成员成果斐然

对于GIJN成员来说,2017年的第一个季度是忙碌的:他们有的摘得普利策,有的成功众筹资金,有的开发了新的应用软件……同时,一些新的合作项目也在进行中。来看看各地的GIJN成员近期在调查报道上所作出的成绩。

女性记者需要被平等对待——对话缅甸藉普利策奖获得者Esther Htusan

女性记者在前线和职场上面临着多重挑战——报道时个人人身安全如何保障,如何获得足够指导与支持,决策能力受到质疑与考验……在与东南亚新闻联盟的访谈中,美联社记者Esther Htusan从个人报道经验出发,分享了记者应践行的一些安全准则,并倡导新闻机构中的性别平等。

支持优质新闻,助力调查性报道——“聚焦”记者的TedX演讲

严峻的经济与社会现实下,如何在压力中继续推进调查性报道?除了记者对理想的固守,公众支持更是必不可少。《波士顿环球报》的前“聚焦”记者Matt Carroll在TedX演讲中,讲述了报道波士顿神父性侵儿童案的幕后故事,讨论调查性报道如何产生影响、促成社会改变,并呼吁现场观众以实际行动支持优质调查报道的发展。

报道亚洲 | 对话“聚焦”小组前编辑:我们靠交谈“凿”破铜墙铁壁

对《波士顿邮报》前“聚焦”调查小组编辑Walter V. Robinson来说,“新闻最基本的技巧——从19世纪到20世纪、21世纪从未改变过——就是与人交谈。”Robinson带领“聚焦”小组揭露天主教神父性侵黑幕,经奥斯卡获奖影片《聚焦》扬名全球后,仍受“新闻的召唤”在高校任教、向各地记者传授心得。在第二届亚洲深度报道大会上,Robinson与深度君分享了聚焦报道背后的故事,调查报道的技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普利策奖得主教你五步,做好数字化调查

数媒时代,善于处理数据、呈现故事,是报道掷地有声的关键。普利策奖新晋得主、ProPublica记者T. Christian Miller在美国调查记者与编辑协会(IRE)2016年度会议上分享了调查数字化的实用步骤和工具,解剖普利策获奖调查的关键。你还可参考《借助公开资源,全球记者开发了哪些调查好工具?【内附工具精选】》